[发明专利]一种卷制机的材料轴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28065.4 | 申请日: | 2012-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746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唐旺先;莫国平;黄育平;杨枝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电力电容器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47/30 | 分类号: | B21C47/30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华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5112 | 代理人: | 陆梦云 |
地址: | 541004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卷制机 材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卷制机,具体是在电力电容器制造过程元件卷制工序中所用的一种卷制机的材料轴。
背景技术
国际电力电容器制造业把元件卷制视为行业关键工艺之一。卷制机是一种用于电力电容器元件卷制的设备,它对电力电容器中元件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元件质量直接影响到电力电容器的质量。电力电容器损坏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局部放电,解决局部放电问题在于尽量减少电场分布不均匀现象,对元件卷制工艺来说减少电场分布不均匀的一种方法就是减少皱纹。因此在元件卷制的过程中如何减少皱纹的产生就成了提高元件质量,进而提高电力电容器质量的关键工艺技术。
卷制机原有的材料轴(为在电力电容器制造过程元件卷制工序中装材料的轴,也称“料轴”,)采用锥面对材料进行定心,此种结构的材料轴对材料宽度的适应范围小,当材料宽度较窄时,则要采用加长套固定材料,从而难以保证材料与材料轴的同轴度,卷制的元件易产生皱纹,且针对不同宽度的材料,要配套多种规格的加长套,材料拆装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主要是为减少电力电容器元件卷制过程中皱纹的产生,而提供一种卷制机的材料轴,这种结构的材料轴能使不同宽度的材料自动定心,大大提高了材料与材料轴的同轴度,有效地减少电力电容器元件卷制过程中皱纹的产生,轴向位置调整稳定性好,材料拆装简便。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卷制机的材料轴,包括材料轴本体,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在材料轴本体上设置有三爪胀紧机构和材料轴轴向位置调整机构,材料轴通过设置在材料轴轴向位置调整机构上的后座与卷制机机床固定连接。
所述三爪胀紧机构由胀紧调整轮、材料轴套和胀紧爪组成,材料轴套与胀紧调整轮嵌套连接,并可进行相对旋转,胀紧调整轮与材料轴固定连接,胀紧爪设置在材料轴套上的键槽内,与胀紧调整轮连接。
所述胀紧调整轮通过螺钉进行旋转运动,并控制胀紧爪同步张开或收缩。
所述材料轴套的外圆周上靠近卷制机机床的一端设置有张力制动面。
所述材料轴轴向位置调整机构由伸缩调整轮、伸缩轴套和后座组成,伸缩调整轮与伸缩轴套套接,伸缩轴套一端与三爪胀紧机构连接,另一端与后座连接,在后座内设置有压缩弹簧。
所述伸缩轴套上设有用以储藏润滑脂的螺旋三角槽。
所述伸缩调整轮通过螺钉进行旋转运动,并控制伸缩轴套轴向移动。
所述三爪胀紧机构和材料轴向位置调整机构设置在同一根材料轴上。
工作时,三爪胀紧机构通过手动旋转胀紧调整轮控制胀紧爪的同步张开或收缩,材料轴轴向位置调整机构通过手动旋转伸缩调整轮调整固定在三爪胀紧机构上的材料轴轴向位置。材料轴利用后座安装到卷制机床身上原有的材料轴安装孔内,通过较小的间隙配合,既提高了材料轴与卷制机床身的垂直度,又保证了各材料轴之间的平行度,且满足材料轴在安装孔内轴向移动的需要。为保证材料轴在安装孔内轴向移动的顺畅,在伸缩轴套上还加工了一段螺旋三角槽来储藏润滑脂。后座上的螺钉防止了伸缩轴套的旋转运动,且对伸缩轴套的轴向运动起导向限位作用。为保证材料轴向位置调整的稳定性,在后座内还设置了压缩弹簧来消除螺纹副的间隙。三爪胀紧机构和材料轴向位置调整机构集成在同一根材料轴上,且材料拆装和材料轴向位置调整均在卷制机床身的正面操作,结构合理紧凑,拆装材料简便,降低操作者的劳动强度。可适应原有的张力机构,为保证张力的均匀性,材料轴套上的张力制动面加工要保证高同轴度。
本发明的优点是:这种结构的材料轴采用三爪胀紧机构固定材料,不同宽度的材料自动定心,大大提高材料与材料轴的同轴度,有效减少了电力电容器元件卷制过程中皱纹的产生,三爪胀紧机构固定材料的方式适应材料宽度的范围广,且结构合理紧凑,材料拆装简便,降低操作者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材料轴向位置调整稳定性好,可适应原张力机构,且仍旧可以进行材料轴向位置的调整,轴向位置调整稳定性好,材料张力和轴向位置的调整操作方式不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材料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伸缩调整轮 2.螺钉 3.胀紧调整轮 4.材料轴套 5.胀紧爪 6.伸缩轴套 7.卷制机机床 8.后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电力电容器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桂林电力电容器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2806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