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几丁质酶CHI-X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10998.0 | 申请日: | 2012-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139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周志刚;许洁;杨雅麟;梁凉;徐俐;何夙旭;于会民;艾春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北京正坤博达生物饲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9/42 | 分类号: | C12N9/42;C12N15/56;C12N15/63;C12N5/10;C12N1/15;C12N1/19;C12N1/21;C12N15/11;C12P1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任凤华 |
地址: |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几丁质 chi 及其 编码 基因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几丁质酶CHI-X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背景技术
几丁质酶(EC.3.2.1.14)是一类能催化水解至少含有一个N-乙酰葡萄糖胺基团糖苷键的酶,几丁质酶能水解几丁质生成几丁寡糖、几丁二糖或N-乙酰-D-氨基葡萄糖等。根据其作用位点和酶解产物,可把几丁质酶分为外切几丁质酶(exochitinase)和内切几丁质酶(endochitinase)。内切几丁质酶从几丁质链的任一部位切割,产生几丁质寡聚糖,如Glc(NAG)2、Glc(NAG)3等;外切几丁质酶一般又分为几丁二糖酶(EC.3.2.1.29)和N-乙酰基葡萄糖苷酶(EC.3.2.1.30),几丁二糖酶作用于几丁质长链的非还原端端部,水解几丁质生成N-乙酰葡萄糖胺二聚体Glc(NAG)2。几丁质酶根据其氨基酸序列特征可分成6类,I、II、IV型归于糖基化水解酶的第19家族,主要存在于植物中;III、V型归于第18家族,广泛存在于病毒、细菌、真菌、昆虫、节肢动物、植物和哺乳动物中,其氨基酸序列与19家族缺乏同源性,而N-乙酰葡萄糖胺酶被归于第20家族。
目前发现,自然界中的很多微生物能够合成几丁质酶,从而降解几丁质,产生N-乙酰胺基葡萄糖及几丁寡糖等利用价值较高的衍生物,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科技的进步为研究利用几丁质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方法,对几丁质的研究不断加深,范围不断拓广。作为效率高、控制性强且对环境友好的生物酶法处理几丁质将是现代几丁质产业的发展方向。
几丁质资源很丰富,其水解产物应用也十分广泛,但因没有有效的几丁质处理手段而受到极大的限制,作为几丁质工业发展方向的酶法,目前因为几丁质酶活力较低还不能满足工业化生产的需要。因此,发现具有高活力、符合现代生物工程要求的几丁质酶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几丁质酶CHI-X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本发明所提供的蛋白CHI-X,来自柠檬酸杆菌(Citrobacter sp.),具有几丁质酶功能,为如下(a)或(b)的蛋白质:
(a)由序列表中序列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质;
(b)将序列1的氨基酸序列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且具有几丁质酶功能的由序列表序列1衍生的蛋白质。
为了使(a)或(b)中的蛋白CHI-X便于纯化,可在由序列表中序列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质的氨基末端或羧基末端连接上如表1所示的标签。
表1标签的序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北京正坤博达生物饲料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北京正坤博达生物饲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109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炉双联热兑渣洗生产低磷高碳钢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核酸纯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