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气中自主运动的微生物分离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07114.6 | 申请日: | 2012-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943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傅明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傅明华 |
主分类号: | C12M1/00 | 分类号: | C12M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严令耕 |
地址: | 加拿大安大略省*** | 国省代码: | 加拿大;CA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气 自主 运动 微生物 分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实验室使用器具,具体涉及一种空气中自主运动的微生物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早在1863年,路易斯·巴斯德便发明了S-形玻璃烧瓶,用以研究微生物,但巴斯德的S-形玻璃烧瓶为完整结构,不易向瓶内添加试剂或摄取内容物,在难以对内容物进行处理和取出置显微镜下观察的情况下,巴斯徳未能发现能在空气中自主运动的微生物。约翰·廷德尔虽做了无尘埃培养箱实验,但也未能找到能在空气中自主运动的微生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一种空气中自主运动的微生物分离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空气中自主运动的微生物分离装置,包括第一容器,内盛有第一培养基,第一容器开口处由中间有通孔的第一橡皮塞封闭,第一橡皮塞中间的通孔塞有第一联接管,第一联接管一端深入第一容器内,另一端连接第一U-橡皮管,第一U-橡皮管末端设置第一铁夹为开关控制装置。
上述空气中自主运动的微生物分离装置组合装置,将2个或数个所述空气中自主运动的微生物分离装置通过第一U-橡皮管相连接,每两个容器之间的U-橡皮管中间设置铁夹为开关控制装置。
上述空气中自主运动的微生物分离装置,包括第一容器,内盛有第一培养基,第一容器开口处由中间有通孔的第一橡皮塞封闭,第一橡皮塞中间的通孔塞有S形玻璃管,S-形玻璃管一端深入第一容器内,S-形玻璃管另一端为S-形玻璃管开口,S形玻璃管开口用胶带密封。
上述空气中自主运动的微生物分离装置,分离装置中的容器、管道、橡皮塞和联接管由耐受各种灭菌消毒处理的材料构成。
上述空气中自主运动的微生物分离装置,分离装置中的容器与管道连接是可拆卸的。
有益效果:本发明分离空气中会自主运动的微生物的装置,将不能在空气中自主运动的微生物阻隔在外,只有能在空气中能自主运动的微生物能通过管道进入容器,在容器中盛有的培养基中生长,从而分离获得能在空气中自主运动的微生物。两个或两个以上基本单位组合,配合不同的培养基后,既可以分离纯化空气中自主运动的微生物,也能从这些微生物中分离纯化不同表现型的菌株。
由于采用容器和管道組合成套,通过联接容器和管道的橡皮塞,可以用注射噐向容器内注入试剂,也可以取出内容物,以便显微镜观察。即在于使得通过管道进入容器的微生物可以方便地得到适当的处理,可以被取出以便在显微镜下观察。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空气中自主运动微生物分离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图1的剖面图;
图3为图1的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分离装置的另一立体分解图;
图5为图4的剖面图;
图6为图4的立体组合图;
图7为本发明分离装置的又一立体分解图;
图8为图7的剖面图;
图9为图7的立体组合图;
图10为本发明分离装置的又一立体分解图;
图11为图10的剖面图;
图12为图10的立体组合图。
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培养基,2-第一容器,3-第一橡皮塞,4-第一联接管,5-第一U-橡皮管,6-第一铁夹,7-S-形玻璃管,8-S-形玻璃管开口,9第二联接管,10-第二橡皮塞,11-第二容器,12-第二培养基,13-第二U-形橡皮管,14第二铁夹,15-第三联接管,16-第三橡皮塞,17-第三容器,18-第三培养基,19第四联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内容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发明包括:第一容器2盛有第一培养基1,其开口由第一橡皮塞3封闭,并经插入第一橡皮塞3的第一联接管4,与第一U-形橡皮管5相连接,第一U-形橡皮管5的开闭由第一铁夹6控制。装置组成后,整体在121℃下灭菌消毒15分钟,待第一培养基1冷却至室温后,打开第一铁夹6约5分钟,只让能在空气中自主运动的微生物通过第一U-形橡皮管5进入第一培养基1,关上第一铁夹6,将整套装置放37℃条件下培养适当时间,用注射器经第一橡皮塞3注入处理微生物的试剂(抗菌素、乙醇)或取出培养基,供进一步镜检、分析和利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傅明华,未经傅明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071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