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麦冬中的两个新化合物、制备方法和药物用途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05912.5 | 申请日: | 2012-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488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郑向炜;沈岚;冯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张江中药现代制剂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C07J71/00 | 分类号: | C07J71/00;C07H15/18;C07H1/08;A61K31/58;A61K31/7032;A61P25/06;A61P9/10;A23L1/2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203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麦冬 中的 两个 化合物 制备 方法 药物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化学及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从麦冬 (Ophiopogon japonicus (Thund.) Ker-Gaw1)中得到的两个新化合物、制备方法和药物用途。
背景技术
麦冬通过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来完成养阴行血之功效。
麦冬为临床滋养阴液的常用之品,是养阴生津的代表药物之一。麦冬,百合科植物麦冬Ophiogon japonicus (Thumb.)Ker-Gawl.的干燥块根。主要含多种糖甙:麦门冬皂苷B、D,23,24二羟基罗斯考皂,麦冬甙元-3-O-a-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甙,甲基麦冬黄烷酮A、B,麦冬黄烷酮A、B,6-醛基异麦冬黄烷酮A、B,麦冬甙元,丙三醇以及β-谷甾醇、豆甾醇。另含挥发油,从中分得长叶烯、a-广藿香烯、β-广藿香烯、香附子烯、愈创奥烯、a-律草烯、樟脑、芳樟醇等成分。麦冬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味甘、微苦,性微寒,归肺、胃、心经。具有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的功效。
前期研究发现养阴代表中药“麦冬”的有效部位群、组分、成分,具有不同程度的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其中正丁醇部位的药效作用更为显著,以标准品麦冬皂苷D为对照进行高效液相分析发现,其中含有麦冬皂苷D成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两个新化合物的结构及其在制备偏头痛症,心肌缺血以及其他心、脑血管相关疾病的药物中的运用,属于医药领域。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两个从麦冬中得到的新化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提取、分离本发明新化合物的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上述新化合物在制备偏头痛症,心肌缺血等疾病的药物方面的用途。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列技术措施实现。
发明人从麦冬中分离得到两个新化合物1和2,其立体结构如附图1所示。
新化合物1和2从麦冬中分离得到,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麦冬须根,用溶剂提取,回收提取液,得到稠浸膏。
(2)将稠浸膏经过大孔树脂、正相和反相以及凝胶色谱层析分离,得到目标化合物。
提取溶剂可以是水、乙醇、甲醇、丙醇、丁醇、丙酮、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等溶剂以及任意比例混合的醇水溶剂,优选5%—100%的含水甲醇或乙醇。提取方法可以是煎煮、回流、冷浸、渗漉、微波提取或超声提取,优选是回流和超声提取。
提取液浓缩后可通过极性或非极性大孔吸附树脂,用水洗去杂质,用含水低于95%的甲醇或乙醇进行洗脱,将含有目标化合物1和2的洗脱液进行浓缩,得到精制液。也可以用正相和反相硅胶,优选反相硅胶,用洗脱液洗脱,收集含有目标化合物1和2的浓缩,分别得到精制液。
浓缩后的精制液分别可在硅胶、氧化铝等正相吸附材料中进行色谱分离,也可在硅烷键合硅胶、含有氰基或氨基的硅烷键合硅胶等反相材料中进行色谱分离,收集含有目标化合物的洗脱液,洗脱液重结晶或蒸干溶剂后分别得到新化合物1和2。
发明人发现化合物1和2对人微血管内皮细胞管腔形成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附图说明
附图1. 化合物1和2的立体结构式
附图2. 化合物1的COSY、HMBC、NOESY谱
附图3. 化合物2的HMBC、NOESY谱
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 新化合物1(6β-羟基-3β,5-环-(25R)-螺甾-1β-亚硫酸)的制备。
干燥麦冬须根粉末4kg,用95%的含水乙醇提取三次,每次10升,合并提取液,提取液过滤,滤液减压回收溶剂,得稠浸膏200g。 稠浸膏用D101柱层析进行分离,分别用水、20%和40%含水乙醇进行洗脱,40%含水乙醇洗脱液减压回收溶剂,得稠浸膏35g。该稠浸膏用正相硅胶柱层析分离、梯度洗脱,洗脱剂为氯仿-甲醇-水,根据薄层层析情况分成5个部分(fr.A-fr.E)。fr.B(2.6g)进行反复硅胶和凝胶柱层析分离得到化合物6β-羟基-3β,5-环-(25R)-螺甾-1β-亚硫酸,经液相检测其纯度达到99%。
实施例2. 新化合物1(6β-羟基-3β,5-环-(25R)-螺甾-1β-亚硫酸)结构鉴定。
该化合物为白色无定型粉末,Liebermann-Burchard反应呈阳性提示该化合物是甾体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张江中药现代制剂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未经上海张江中药现代制剂技术工程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0591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