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效成分可补充的化学除油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86943.0 | 申请日: | 2012-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950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吴长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长青电子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G3/00 | 分类号: | C23G3/00;C23G5/04;C23G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杨小双 |
地址: | 2393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效成分 补充 化学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效成分可补充的化学除油设备。
背景技术
在对金属件进行表面处理,例如镀锌处理之前,首先需要除去金属件表面的油污,最主要的做法是化学除油,首先,将水引入除油槽中,并加入除油粉;然后将金属件浸泡在除油槽内,通过皂化反应或乳化反应,从而除去金属件表面的油污,然而,其实际处理过程却较为缓慢,去除油污的效果不佳,亟待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有效成分可补充的化学除油设备,采用本发明进行化学除油处理,不仅除油效率高,效果好,而且可以有效减少能耗。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有效成分可补充的化学除油设备,包括除油室,用于盛放除油溶液,设进料口,热水进口,出水口;
搅拌器,设置在所述除油室内;
水泵,其第一进水管连通到所述除油室内;
加热器,其第二进水管连通所述水泵的第一出水管,其第二出水管连通到所述除油室内;
进料管,连通管件,用于向所述管件内注入所述除油溶液,所述管件用于连通所述水泵与所述加热器;
出料管,连通所述管件,用于由所述管件内引出所述除油溶液。
所述进料口设置密封所述除油室的端盖,所述热水进口以及所述出水口处均设置阀门。
所述进料管的管径等于出料管的管径。
基于以上技术方案的公开,本发明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在本发明中,采用密闭的除油室结构,并辅以水泵和加热器,使得在高温状态下,在对金属件进行浸泡除油的过程中,金属件与液体之间发生剧烈摩擦,最大程度地促进乳化作用以及皂化作用,大大提高除油效率,同时,保温可以减少除油过程中的能耗,同时,实时地补充除油溶液中有效成分的量,从而进一步保证除油效率以及除油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1
提出一种有效成分可补充的化学除油设备,包括除油室1,除油室1设有用于引进金属件的进料口13,进料口13处设有可密封除油室1的端盖。除油室1还设有热水进口12,用于注入溶解除油粉的热水,热水进口12处设有阀门。除油室1还设有出水口11,用于将除去金属件表面油污之后的废液从除油室1内排出。除油室1内设搅拌器4,用于在除油过程中进行搅拌,搅拌可加剧金属件表面与溶液之间的摩擦,有助于除油,虽然除油室1采用封闭结构,可以最大程度地防止溶液中热量的散失,从而尽量减少能耗,但毕竟存在热量散失,除油室1外设有水泵2,水泵2不断抽取除油室1中的溶液,并将溶液传输给加热器3,并由加热器3对传输过来的溶液进行加热,然后使被加热后的溶液重新回到除油室1中,从而补充除油室1中损失的热量,从而使除油室1中的温度始终保持,有助于金属件表面油污的除去,另外,溶液在被水泵2从除油室1中引出后,以及加热完成,再被引入除油室1的过程中,会使除油室1内溶液运动,也有助于除油,化学除油过程中会消耗掉一定量的溶液中的有效成分,使得其除油效果越来越弱,为防止不能将金属件表面的油污完全除尽,设计进料管5以及出料管6,进料管5引入与新鲜的除油溶液,出料管6引出等量的被使用过的除油溶液进行替换,使得在实际除油过程中,除油溶液始终保持其除油效率以及除油效果。
在本发明中,采用密闭的除油室1结构,并辅以水泵2和加热器3,使得在高温状态下,在对金属件进行浸泡除油的过程中,金属件与液体之间发生剧烈摩擦,最大程度地促进乳化作用以及皂化作用,大大提高除油效率,同时,保温可以减少除油过程中的能耗,同时,实时地补充除油溶液中有效成分的量,从而进一步保证除油效率以及除油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长青电子机械(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长青电子机械(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869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