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输出阻抗补偿电路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86543.X | 申请日: | 2012-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681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包兴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硅智源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F1/56 | 分类号: | G05F1/5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22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出 阻抗 补偿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输出阻抗补偿电路,更确切地说,利用射极跟随器输出正反馈电路以降低射极跟随器的输出阻抗。
背景技术
射极跟随电路,是指在三极管偏置电路中,三极管发射极向负载提供电压。负载上的电压称为输出电压,负载上的电流称为输出电流。
射极跟随器的输出阻抗是衡量由输出电流的变化引起的输出电压的变化。对于一个小信号射极电阻三极管来说,它的一个功能是利用三级管基极与发射极交点处和输出端子之间的电阻值,三极管的测试和等效电路的阻抗共同驱动射极跟随器的基极工作。当输出电流流经射极跟随器负载时,增大输出阻抗将降低射极跟随器的输出电压。
在电路应用中,当输出电流超出一定的范围使得射极跟随器的输出电压基本保持不变,这是理想化的。非零输出阻抗不需要限制输出电流的范围,因为射极跟随电路将使输出电压保持恒定不变。射极跟随电路的输出电流作为负载阻抗。出于这个原因,一个正的输出阻抗限制了负载阻抗的范围以提供一个基本恒定的电压。
鉴于上述情况,最好提供一个降低输出阻抗的射极跟随电路,这样使得当输出电流超过一定的范围的时候,射极跟随电路的电压还能保持在一个基本恒定的值。当输出电流增加很小时,发射极上的输出电压随之减小,这在射极跟随电路中也是可取的。同样的道理,当把射极跟随电路的输出阻抗减小为一个负值时,当输出电流增加时,射极输出电压也随之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输出阻抗补偿电路,通过改变射极跟随电路的输出阻抗,使得输出电压保持在一个基本恒定的值。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输出阻抗补偿电路,减小射极跟随电路的输出阻抗,使其基本上为零。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输出阻抗补偿电路,减小射极跟随电路的输出阻抗,使其为负值。
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输出阻抗补偿电路,在射极跟随电路中,给三极管的基极提供一个正反馈电压,三极管集电极上将存在电流。
对比文献,实用新型专利:一种信号输出阻抗失真开环反馈补偿装置,申请号:200720006958.7
附图说明
附图将对本发明的优点作进一步的描述。部分器件的参考字符已在图中标明。
图1所示电路图是本发明输出阻抗补偿电路的第一种体现,它包括一个镜像电流源电路。
图2所示电路图是本发明输出阻抗补偿电路的第二种体现。
图3所示电路图是本发明输出阻抗补偿电路在一个集成电压调节器中的第三种体现。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电路中,射极跟随电路100中,有输出三极管102.输出三极管102的发射极与负载106的一端相连接,负载106的另一端接地。输出三极管102的基极与基区电阻108的一端相连接,该电阻的另一端与一个电压源110相连接。
与射极跟随电路100相关的镜像电流电路112中,包含三极管114和116,电阻118和120。输入电压V分别于电阻118和120的一边相连接,为镜像电流电路112提供电压。电阻118的另一端与三极管116的发射极相连接,电阻120的另一端与三极管114的发射机相连接。三极管114的基极和集电极分别与三极管116的基极和输出三极管102的集电极相连接。
电压V为镜像电流电路112提供电流I1(从三极管116的集电极流出)和电流I2(从三极管114的基极/集电极节点流出)。假设电阻120和电阻118的阻值分别大于三极管114和116小信号射极电阻,忽略基极电流,电流I1与电流I2的比值约等于电阻120和电阻118的阻值之比。(预设的电流I1和电流I2的比值可以从已知的三极管116,114和发射极面积比获得。如果使用三极管比率的话,那么就可以去除电阻118和电阻120了。)
在电路工作状态下,电压源110给输出三极管102的基极和发射极之间提供电压偏置,导致电流I2流向输出三极管102的集电极。忽略基极电流,电流I2从输出三极管102的发射极流出流向负载106。电流I2所引起的电流I1正比于由电阻118与电阻120的比值所决定的电流I2。再一次忽略基极电流,基区电阻108上的电流I1导致输出三极管102基极上的电压增加。输出三极管102基极上的电压为电流I2贡献了一部分,以建立一个正反馈回路。增加输出三极管102基极电压试图引起输出三极管102发射极电压的相应增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硅智源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硅智源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8654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速溶蛋黄粉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天然制冷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