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五轴机床旋转轴定位精度检测和校正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84276.2 | 申请日: | 2012-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316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林超青;胡辉;黎雪明;蔡志杰;秦海波;余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昌河航空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17/00 | 分类号: | B23Q17/0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地址: | 333002***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床 旋转轴 定位 精度 检测 校正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床检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五轴机床旋转轴定位精度检测和校正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五坐标数控机床越来越多,机床的定位精度需要定期进行校正和补偿,校正和补偿手段一般是使用激光干涉仪。利用激光干涉仪进行直线轴定位精度检查很简单,不需要附加的工装夹具,但是利用激光干涉仪进行旋转轴定位精度的检查和校正就异常困难。检查和校正旋转轴的定位精度需要使用旋转轴角度测头,这种测头需要专用的与机床旋转轴结构特点相配套的工装夹具,不同机床由于旋转轴结构不同,工装夹具也无法通用,而且安装工装夹具时需要拆卸一些机床部件。一般用户不会制造大量的专用工装夹具,因此无法进行旋转轴的定位精度的校正和补偿,这样在精度要求较高的时候风险就比较大,特别是更换旋转轴的位置检测部件需要检测而无法检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需要依赖特定的数控系统、工装夹具和激光干涉仪,能够简便快速的对五轴机床旋转轴定位精度检测和校正的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五轴机床旋转轴定位精度检测和校正方法,其特征为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一,检测和校正机床的主轴与X轴的垂直精度;
步骤二,检测和校正机床的主轴与Y轴的垂直精度;
步骤三,检测和校正C轴旋转与X轴的垂直度;
步骤四,检测和校正C轴旋转与Y轴的垂直度;
步骤五,检测校正机床回转坐标的零点位置;
步骤六,利用直棒测定处于水平或垂直状态旋转轴的角度的定位误差,进行校正;
步骤七,检测及设置校正机床RTCP机械偏心;
步骤八,利用千分表、直棒和球棒设定RTCP的中心点长度;
步骤九,利用直棒测定旋转轴的处于水平或垂直状态旋转轴的角度RTCP值,并以此作为RTCP精度的参考值;
步骤十,利用球棒和千分表检测机床的RTCP精度,每隔5度进行一次测量;
步骤十一,利用步骤十测定的RTCP精度即相应角度RTCP精度,与旋转轴定位精度的关系进行旋转轴定位精度校正:通过以下公式(1)计算出角度误差α,通过以下公式(2)计算确定角度新补偿值E:
E=E1±α (2)
其中,E1是数控系统螺距补偿文件对应角度的角度原有补偿值;
步骤十二,在对角度误差进行补偿后,再对相应角度的RTCP值进行测量,确保相应角度的RTCP精度在步骤九测定的RTCP精度参考值范围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一种五轴机床旋转轴定位精度检测和校正方法,不需要依赖特定的数控系统、制造专用工装夹具和购买激光干涉仪,能够简便快速的对五轴机床旋转轴定位精度校正和补偿,检测校正后的机床旋转轴精度能够满足零件加工生产的需要,节约检验、校正时间和相关的费用。
附图说明
图1是坐标轴定位误差与RTCP的关系图;
图2是旋转轴定位误差导致RTCP误差和由RTCP误差可以人为认为旋转轴有一个很小的角度误差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五轴机床旋转轴定位精度检测和校正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一,检测和校正机床的主轴与X轴的垂直精度,满足机床出厂精度要求。
步骤二,检测和校正机床的主轴与Y轴的垂直精度,满足机床出厂精度要求。
步骤三,检测和校正C轴旋转与X轴的垂直度满足机床出厂精度要求。
步骤四,检测和校正C轴旋转与Y轴的垂直度满足机床出厂精度要求。
步骤五,检测校正机床回转坐标的零点位置。
步骤六,利用直棒测定处于水平或垂直状态旋转轴的角度的定位误差,进行校正。
步骤七,检测及设置校正机床RTCP机械偏心。
步骤八,利用千分表、直棒和球棒设定RTCP的中心点长度。
步骤九,利用直棒测定旋转轴的处于水平或垂直状态旋转轴的角度RTCP值,并以此作为RTCP精度的参考值。
步骤十,利用球棒和千分表检测机床的RTCP精度,每隔5度进行一次测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昌河航空工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西昌河航空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842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