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含氟聚酰亚胺纳米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76670.1 | 申请日: | 2012-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150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邱志明;严玉蓉;汪洋;冯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D04H1/4334 | 分类号: | D04H1/4334;D04H1/728;D01D5/00;D01D1/02;H01M2/1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裘晖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聚酰亚胺 纳米 纤维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新型含氟聚酰亚胺纳米纤维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新型含氟聚酰亚胺纳米纤维膜结构通式如下:
所述的R1为中的一种;
所述的R2为中的一种;所述的n为50~10000。
2.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含氟聚酰亚胺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含三氟甲基基团的聚酰亚胺溶解于N,N-二甲基乙酰胺中,配制成5~25wt%的纺丝原液;将纺丝原液置于静电纺丝装置的推进器中,施加电压进行静电纺丝,收集纳米纤维并进行干燥,得到含氟聚酰亚胺纳米纤维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含氟聚酰亚胺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干燥采用以下方式进行:先于120~150℃干燥2~4h后再于200~240℃干燥2~4h。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含氟聚酰亚胺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新型含氟聚酰亚胺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有机二胺、二元有机酸酐和N,N-二甲基乙酰胺混合均匀后于-5~25℃进行反应10~24h,得到聚酰胺酸溶液;将聚酰胺酸溶液置于静电纺丝装置的推进器中,施加电压进行静电纺丝,得到聚酰胺酸纳米纤维膜;将聚酰胺酸纳米纤维膜于120~150℃真空干燥2~4h,再升温至200~240℃进行热亚胺化2~4h,得到聚酰亚胺纳米纤维膜;
所述的二元有机酸酐和有机二胺的摩尔比为0.8~1.2,所述的二元有机酸酐和有机二胺的质量和为反应物总质量的15~25wt%;
所述的反应物为有机二胺、二元有机酸酐和N,N-二甲基乙酰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含氟聚酰亚胺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元有机酸酐为均苯四甲酸酐、3,3’,4,4’-联苯四羧酸二酐、4,4’-联苯醚二酐、3,3’,4,4’-二苯甲酮四酸二酐、3,3’,4,4’-二苯甲醚四甲酸二酐、3,3’,4,4’-二苯基砜四甲酸二酐和4,4’-六氟异丙基邻苯二甲酸酐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混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含氟聚酰亚胺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二胺为2,2’-双(三氟甲基)-4,4’-二氨基联苯、2-三氟甲基-4,4’-二氨基二苯醚、5-三氟甲基-4,4’-二氨基二苯醚、2,2’-双(三氟甲基)-4,4’-二氨基苯醚、3,3’-双(三氟甲基)-4,4’-二氨基二苯甲烷、4,4’-(六氟异亚丙基)二苯胺和3,3’-二甲基4,4’-(六氟异亚丙基)二苯胺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混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2或6所述的新型含氟聚酰亚胺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静电纺丝在15~30℃、相对湿度50~90%rh下进行静电纺丝;所述的电压为10~30KV的电压。
8.根据权利要求2或6所述的新型含氟聚酰亚胺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进器的速度为1~1.8mm/min,推进的距离为15~35cm。
9.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含氟聚酰亚胺纳米纤维膜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新型含氟聚酰亚胺纳米纤维膜应用于制备锂离子电池的隔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7667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数据的树表展现系统和树表展现方法
- 下一篇:一种固定在铠缆上的声学通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