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三唑酮和氟啶酰菌胺的杀菌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73469.8 | 申请日: | 2012-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724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苏建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文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43/653 | 分类号: | A01N43/653;A01N43/40;A01P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6 | 代理人: | 滑春生 |
地址: | 266061 山东省青岛市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含三唑酮 氟啶酰菌胺 杀菌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杀菌剂领域,具体涉及含三唑醇和氟啶酰菌胺的杀菌组合物。
背景技术
随着农药市场的不断发展,经济有效的产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三唑酮是一种有效的防治黄瓜白粉病的药剂,但是其对黄瓜霜霉病无生物活性。
黄瓜白粉病是黄瓜栽培中常见病害之一。由于近年来白粉病产生一定抗药性,使得白粉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一般年份减产在10%左右,流行年份可减产20%-40%。
黄瓜霜霉病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病,主要危害叶片。
三唑酮属于三唑类杀菌剂,三唑类杀菌剂化学结构上的共同特点是主链上含有羟基、取代苯基和1,2,4-三唑基团化合物。这类药剂除对鞭毛菌亚门中卵菌无活性外,对子囊菌亚门、担子菌亚门和半知菌亚门的病原菌均有活性,其作用机理为影响甾醇类生物合成,使菌体细胞膜功能受到破坏。
氟啶酰菌胺是拜耳公司开发的一种酰胺类内吸性杀菌剂,主要用于防治卵菌纲病原菌引起的病害如葡萄霜霉病、马铃薯晚疫病等。氟啶酰菌胺不仅具有独特的作用方式,与其它类杀菌剂无交互抗性,而且具有很好的持效活性。
本发明针对以上问题,研制出了三唑酮和氟啶酰菌胺的杀菌组合物,有效弥补了三唑酮杀菌剂对卵菌无活性的这一缺点,扩大了杀菌组合物的作用谱,在使用过程中节约了人力、财力和物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含三唑酮和氟啶酰菌胺的杀菌组合物,二者复配后克服了三唑酮对霜霉病无杀菌活性的缺点,扩大了制剂的杀菌作用谱,可有效防治黄瓜白粉病和黄瓜霜霉病。
本发明为含三唑酮和氟啶酰菌胺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三唑酮和氟啶酰菌胺的质量百分比为1:50~50:1。
所述杀菌组合物可加工成的剂型为可湿性粉剂或悬浮剂。
所述的杀菌组合物用于防治黄瓜白粉病和黄瓜霜霉病。
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 配制30%三唑酮·氟啶酰菌胺可湿性粉剂
有效成分质量百分比(%):三唑酮:氟啶酰菌胺盐为20:10
助剂质量百分比(%):润湿剂:月桂醇基硫酸钠25.0;分散剂:烷基磺酸盐20.0
载体质量百分比(%):高岭土补足余量
按配比将三唑酮和氟啶酰菌胺原药进行气流粉碎后加入到混合器中,按配比分别向混合器中加入润湿剂、分散剂和载体,充分搅拌均匀即得。
实施例2 配制35%三唑酮·氟啶酰菌胺悬浮剂
有效成分质量百分比(%):三唑酮:氟啶酰菌胺盐为20:15
助剂质量百分比(%):润湿分散剂:木质素磺酸钠为8.0;增稠剂:黄原酸胶为2.0;消泡剂:有机硅酮2.0;防腐剂:柠檬酸钠0.5
溶剂百分比(%):去离子水补足余量。
按配比将三唑酮和氟啶酰菌胺原药进行气流粉碎,加入除增稠剂以外的各种助剂和去离子水,一起放入高剪切乳化机中混合均匀,加入增稠剂进一步混合均匀,经磨砂机研磨,检验合格后即得。
为了验证本发明对黄瓜白粉病防治效果,进行了以下实验。
将单剂及组合物制备成含有1500mg/L有效成分的丙酮储液。根据有效成分测定要求,将一定含量的上述储液加入到含0.1%吐温-80的水中,配制成所需动物的药液30mL。测定时,先将药液喷施于寄主植物,然后接种病原菌,保湿培养24h后,再在室温中培养,测定叶面积侵染的百分数,使用Abbot公式,将这些百分数转化成效力W。
W=(1-α/β)×100
α为处理植物的真菌侵染百分数;β为未处理植物的真菌侵染百分数。效力为“0”表示处理植物的侵染水平与未处理的侵染水平相同;效力为“100”表示处理植物未侵染。
组合物的预期效力使用Colby公式确定,并与测得的效力比较,评价组合物的协同作用。
E=x+y-xy/100
x为使用浓度为a时的化合物A的效力,以%表示;y为使用浓度为b时的化合物B的效力,以%表示;E为使用浓度为a和b时的化合物A和B的效力,以%表示。
实验结果如下:
表1 含三唑酮和氟啶酰菌胺的杀菌组合物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文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文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7346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