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轧无缝钢管定径机架用三轴试车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71208.2 | 申请日: | 2012-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282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蒋卫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瑞尔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 |
代理公司: | 无锡大扬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8 | 代理人: | 郭丰海 |
地址: | 214222 江苏省无锡市宜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轧 无缝钢管 机架 用三轴 试车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试车装置,具体说是用于对热轧无缝钢管定径机进行三轴同时试运行的试车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制造领域中,热轧无缝钢管定径机架的各个零部件在加工、组装完成后,都需要对定径机架进行整机试车作业,因此,试车装置是热轧无缝钢管定径机架制造过程中所比不可少的设备。由于热轧无缝钢管定径机架通常都有三个轴,这三个轴的轴线合围成一个等边三角形,且该等边三角形与热轧无缝钢管定径机架的底架同心,而传统的试车装置都是由一个电机和底板组成。因此,试车时,需要经过两次旋转热轧无缝钢管定径机架、三次单轴定位才能完成试车作业,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影响工作效率;而且热轧无缝钢管定径机架通常体积和重量都较大,搬运和旋转作业较为困难,无形中增加了试车作业的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热轧无缝钢管定径机架用三轴试车装置,采用该装置,可同时对定径机架的三个轴进行试车作业,其工作效率较高,作业难度较小。
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以下方案:
本发明的热轧无缝钢管定径机架用三轴试车装置包括底板,底板上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上有内齿套。其特点是所述电机的数量为3个,该3个电机的输出轴均朝向底板内侧,且3个电机的输出轴轴线合围成一个等边三角形,该等边三角形与底板同心。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其中一个电机的输出轴轴线与底板的纵向中心线平行,且底板上在该电机两侧均设有定位板,两个定位板相对于底板的纵向中心线呈对称状布置。所述两个定位板与底板间均有滑槽,使得两定位板均可沿底板纵向移动,且定位板上有用于将其固定在底板上的锁紧装置。与两定位板相对的底板的另一边的中心位置处有沿底板纵向布置的压紧装置。这样,对于等轴而型号不同的定径机架,可以根据其机架的尺寸确定两个定位板的位置,从而使得该试车装置可适用多种热轧无缝钢管定径机架的试车作业。
采取上述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由于本发明的热轧无缝钢管定径机架用三轴试车装置在底板上设置有三个电机,该3个电机的输出轴均朝向底板内侧,且3个电机的输出轴轴线合围成一个等边三角形,该等边三角形与底板同心。因此,在对热轧无缝钢管定径机架进行试车作业时,只需将定径机架放于底板上,并将三个电机的输出轴的内齿套与机架的三轴分别进行定位,即可实现定径机架三轴的同时试车作业。这样,可以将试车作业时间缩短为原试车时间的三分之一,其工作效率得到大大提高;而且,试车过程不需旋转定径机架,仅需进行一次三轴定位即可,大大降低了试车作业的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热轧无缝钢管定径机架用三轴试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热轧无缝钢管定径机架用三轴试车装置包括底板3,底板3上安装有3个电机1,电机1的输出轴上均有内齿套6。所述3个电机1的输出轴均朝向底板3内侧,且3个电机1的输出轴轴线合围成一个等边三角形,该等边三角形与底板3同心。其中一个电机1的输出轴轴线与底板3的纵向中心线平行,且底板3上在该电机1两侧均设有定位板2,两个定位板2相对于底板3的纵向中心线呈对称状布置。所述两个定位板2与底板3间均有滑槽,使得两定位板2均可沿底板3纵向移动,且定位板2上有用于将其固定在底板3上的锁紧装置。与两定位板2相对的底板3的另一边的中心位置处有沿底板3纵向布置的压紧装置5。
使用时,先将待试车的热轧无缝钢管定径机架4放置于该试车装置的底板3上,使定径机架4与底板3同心;再调整底板3上的定位板2位置,使其紧靠定径机架4,并利用锁紧装置将定位板2锁紧在底板3上,使其不能移动;然后,用压紧装置5将定径机架4压紧在该装置的底板3上,使定径机架4在水平面上无法移动;最后,分别将三个电机1的输出轴的内齿套6与定径机架4的三轴进行定位,即可进行三轴同时试车作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瑞尔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瑞尔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712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