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母线和插接器组合的服务器供电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65400.0 | 申请日: | 2012-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193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薛广营;李博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26 | 分类号: | G06F1/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14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母线 插接 组合 服务器 供电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服务器供电技术领域, 具体地说是一种采用母线和插接器组合的服务器供电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进步和时代发展,对服务器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很多场合,传统服务器已经不能满足高性能计算和海量数据处理的需求,大型服务器的发展日新月异。
大型服务器系统一般具备多个计算模块,存储模块,交换模块,IO模块以及管理模块,各个模块共用一组电源模块供电。采用这种供电方案,实现简单,但是存在诸多问题:
① 电源连接器尺寸一般比较大,数量众多的电源连接器会占据背板很大空间,给系统设计带来不变;同时会加大背板尺寸,带来成本的增加;
② 系统背板一般用来实现各个功能模块的互联,其中有大量的高速敏感信号,12V电源在背板走线,必然会对高速信号产生干扰,增加背板设计难度;
③ 大型服务器系统功耗庞大,背板电源走线需要多层PCB,这会显著增加背板PCB叠层数,带来成本增加;
④ 由于背板不能折弯处理,采用背板供电,系统方案只能受限于背板结构,不够灵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母线和插接器组合的服务器供电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是按以下方式实现的,系统结构包括计算节点、存储模块、电源插接器、电源背板、U型供电母线、IO板、交换板、管理板、供电模块,其中电源背板设置在U型供电母线的中间,计算节点和存控模块设置在电源背板的左侧,并通过电源插接器与U型供电母线连接,IO板、管理板和交换板由上向下设置在U型供电母线的右侧,亦通过电源插接器与U型供电母线连接,供电模块设置在交换班和管理板的底部通过电源连接器与U型供电母线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供电方案的技术特点如下:
① 电源模块通过连接器连接至系统背板;
② 各个功能模块通过电源连接器从系统背板取电;
③ 背板不仅需要实现系统互联,而且为系统模块提供电源供给。
附图说明
图1是服务器背板供电系统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计算节点1、存储模块2、电源插接件3、电源背板4、U型供电母线5、IO板6、管理板7、交换板8、供电模块9。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系统作以下详细地说明。
本发明的采用母线和插接器组合的供电系统,系统结构包括计算节点1、存储模块2、电源插接器3、电源背板4、U型供电母线5、IO板6,交换板7、管理板8、供电模块9,其中电源背板4设置在U型供电母线5的中间,计算节点1和存控模块2设置在电源背板4的左侧,并通过电源插接器3与U型供电母线5连接,IO板6、管理板7和交换板8由上向下设置在U型供电母线5的右侧,亦通过电源插接器3与U型供电母线5连接,供电模块8设置在交换班8和管理板7的底部通过电源连接器3与U型供电母线5连接。
利用插接器和母线S设计的服务器系统供电方案如图所示;
该供电方案的技术特点如下:
① 电源模块通过供电模块电源连接器连接至母线;
② 各个功能模块通过插接器电源连接器从母线取电;
③ 背板只提供系统互连功能,母线提供系统电源供给,彼此分离,互不干扰;
④ 母线可以任意折弯,系统设计灵活(各个模块的尺寸位置可以任意设计)。
实施例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① 根据产品需求设计各功能模块和系统架构;
② 根据系统架构设计合适的母线和插接器连接器规格;
③ 设计供电模块,完成母线和插接器的互联;
④ 完成系统各模块设计;
⑤ 系统集成,调试;
为了解决背板供电方案带来的诸多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新型的服务器板卡供电方案,该方案可以显著减少背板PCB叠层,减少对背板高速信号的干扰,并可以提供更加灵活的系统方案设计。
供电母线是一种多层复合结构的汇流排,它具有传输阻抗低,抗干扰能力强和可靠性高等特性,因而非常适合于大功率系统供电;此外它装配简单快捷,并且可以任意折弯,因而可以适用于复杂系统设计,提供灵活的系统方案。
插接器是安费诺公司推出的一款大电流电源连接器,它电流范围宽,封装小,接触阻抗低,可靠性高;相比传统电源连接器,能够节省更多的空间,同时成本更低。
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654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单点登录的方法、系统和信息处理方法、系统
- 下一篇:一种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