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蜂胶滴丸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54923.5 | 申请日: | 2012-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084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王平;孙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化金恺威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7 | 分类号: | A61K36/87;A61K9/20;A23L1/29;A61P3/06;A61P3/10;A61P31/04;A61P31/12;A61P35/00;A61P37/02;A61P39/06;A61K35/64 |
代理公司: | 通化旺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22205 | 代理人: | 王伟 |
地址: | 134006 吉林省***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蜂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健食品,蜂胶滴丸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蜂胶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其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生物活性物质是生物类黄酮物质。蜂胶黄酮类化合物,它们一般是具有两个苯环(A-环和B-环)通过中央三碳链(C-链)相互连接而成的C6-C3-C6基本碳骨架的一系列化合物,随取代基和位置的不同结构略有不同,形成了黄酮、黄酮醇、双氢黄酮、双氢黄酮醇、异黄酮、双氢异黄酮等到14种基本碳骨架。
蜂胶是含黄酮类化合物很丰富的蜂产品,目前在蜂胶中已发现的黄酮类化合物有70多种,比较重要的有20多种,其中重要的含量比较高的目前认为有8种:芸香甙(也称芦丁,含量0.6%~1.0%)、槲黄素(也称槲皮素,含量0.5%~1.8%)、高良姜素(含量1.1%~1.9%)、杨梅素(也称杨梅酮,含量0.5%~1.3%)、柯因(含量3.4%~4.4%)、松属素(也称乔松素,含量1.7%~2.8%)、山奈酚(也称茨菲醇,含量0.12%~0.2%)、芹菜素(含量0.04%~0.1%)。蜂胶中总黄酮含量比植物药中所含有的高得多,袁泽良等从我国不同地区、同一地区不同季节采集120个蜂胶样品分析结果,总黄酮最高含量为17.2%,最低含量为8.2%,平均含量12.2%。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很多治疗心脏病、脑血栓有效药物中均含有黄酮类化合物;用于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消炎的中药也含有黄酮类化合物;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银杏叶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我国研制的124种治疗气管炎的植物药中,有69种其主要成分是黄酮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生理活性多种多样,早已引起国内外医学界的关注和重视。根据国内外有关药理及临床实验研究表明,蜂胶黄酮类化合物有多种医疗保健作用,主要有: 1、抗氧化、清除自由基作用。2、抗癌作用。3、抗菌作用。4、抗病毒作用。5、降血脂作用。6、降血糖作用。7、免疫调节等作用。
此外,蜂胶黄酮类化合物还有改善微循环、消炎、解痉、抗过敏、抗辐射等作用。因此,黄酮类物质是一类非常重要的生理活性物质,蜂胶的许多功效,正是黄酮类化合物的功效。 在某种意义上,由于蜂胶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才使蜂胶名声显赫。无论从传统医学还是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评价蜂胶,就不能忽视黄酮类化合物在蜂胶中的重要作用。尤其是近年来,随着自由基生命科学的发展,使具有很强的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作用的黄酮类化合物受到空前重视。黄酮类化合物参与磷酸与花生四烯酸的代谢,蛋白质 的磷酸化作用,钙离子的转移,自由基的清除,氧化还原作用,鳌合作用和基因表达。大量的试验与临床证实,黄酮类化合物的医疗功效有:抗炎症、抗过敏、抗感染、抗肿瘤、 抗化学毒物、抑制寄生虫、抑制病毒、防治肝病、防治血管疾病、防治血管栓塞、防治心与脑血管疾病等。
葡萄籽油的作用: (1)降血脂,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2)清除体内自由基、纠正过敏体质; (3)加速胶原蛋白的产生,使皮肤保持弹性;能推迟或减少皱纹的出现; (4)促进血液循环,带动淋巴循环,使脂肪逐步消减,起到减肥瘦身的功效; (5)增加人体抗辐射能力,阻隔紫外线,减少皮肤受损机率。
1970年,法国波尔多大学马斯奎博士,成功的从葡萄籽中提取了纯正原花青素(OPC)。科学研究证明,原花青素(OPC)具有超强的抗氧化能力,具有清除自由基的效的强力效果,其抗氧化能力是维生素C的20倍,维生素E的50倍,而且无任何副作用。1995年以后风靡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几乎成为家庭必备的健康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化金恺威药业有限公司,未经通化金恺威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5492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