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生物活性玻璃及制备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51819.0 | 申请日: | 2012-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001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吴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谷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27/18 | 分类号: | A61L27/18;A61L27/10;A61K6/087;A61K6/033;A61K6/027;C03C17/28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李纪昌 |
地址: | 21521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生物 活性 玻璃 制备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活性玻璃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纳米生物活性玻璃的制备领域。
技术背景:
自从生物玻璃在 1971 年被 Hench 发现以来由于其良好的诱导成骨的能力而被广泛应用于整形外科和口腔科领域。生物活性玻璃能通过生物活性磷灰石层的形成而与硬组织甚至是软组织产生牢固的化学结合且这种结合无纤维层包裹。动物体内移植实验表明,生物玻璃这种复合物不会产生局部或系统毒性、炎症反应或免疫反应。
近年来,生物活性玻璃复合材料以其良好的骨传导性、骨诱导性、生物降解性能、较高的机械性能得到了广泛的关注。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材料能很好地把两组分各自所具有的生物可降解性、骨传导性及骨诱导性能有机地结合起来,但由于无机粒子和聚酯两相界面缺乏有效粘连,复合材料一旦暴露在生理环境中,易于未等缺损完全修复而过早地失去其有效强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纳米生物活性玻璃及制备工艺,可以有效提高在生理环境中生物活性,维持其有效强度。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由正硅酸乙酯,磷酸氢二铵,硝酸钙,摩尔比为SiO2: CaO: P2O5=37/54/9组成。制备工艺为:由原料组成的10g 纳米生物玻璃凝胶颗粒加入干燥的安瓶,90℃真空干燥 4h,然后在氮气保护下将 10g 丙交酯加入安瓶,向安瓶中加入 100ml 甲苯,加入催化剂辛酸亚锡 0.01g,在 120℃下开环聚合,反应 48 小时。反应产物用氯仿洗涤多次,回收固体产物并在 50℃下真空干燥 24小时,即得。
本发明的原理是采用全新的方法对纳米BG粒子表面进行化学接枝改性,得到表面接枝聚乳酸的生物活性玻璃粒子。
有益效益:
本发明可以均匀地分散在PLGA基体中,有效提高复合物在生理环境中生物活性,维持其有效强度。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正硅酸乙酯,磷酸氢二铵,硝酸钙按摩尔比为SiO2: CaO: P2O5=37/54/9组成10g 纳米生物玻璃凝胶颗粒加入干燥的安瓶,90℃真空干燥 4h,然后在氮气保护下将 10g 丙交酯加入安瓶,向安瓶中加入 100ml 甲苯,加入催化剂辛酸亚锡 0.01g,在 120℃下开环聚合,反应 48 小时。反应产物用氯仿洗涤多次,回收固体产物并在 50℃下真空干燥 24小时,即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谷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谷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518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包装用聚烯烃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汽车门内饰板制造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