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集约化扣蟹稻田养殖模式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39200.8 | 申请日: | 2012-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399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7 |
发明(设计)人: | 魏华;任周;沙晓姣;丁凤玲;陶贤继;沈亚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A01G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卓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2 | 代理人: | 金重庆 |
地址: | 201306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约化 稻田 养殖 模式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生态养殖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专用于养殖扣蟹且又能解决一般稻田养殖扣蟹时存在诸多不足的一种生态复合型集约化的扣蟹稻田养殖模式。
背景技术
河蟹又名大闸蟹,原产于我国,在动物学上被称中华绒鳌,主要分布在中国东部各海域沿岸及通海的河流、湖泊中。蟹的成长过程是由蟹苗养殖成扣蟹,再将扣蟹投放进蟹塘或湖泊进一步养殖成市场上销售的成品蟹。
稻田养蟹根据水稻和河蟹共生的原理,将水稻种植和河蟹养殖结合起来。河蟹在稻田中活动、觅食,不仅起到中耕、除草、增肥、增氧的作用,而且减轻了病虫害,为水稻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也减少农药的使用。同时稻田为河蟹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稻田养蟹实现了一地两用,一水双用,一地多收,充分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实现稻蟹双丰收,为农民增产增收提供了新途径。
稻田扣蟹养殖一般是在水稻秧苗栽插7-10天后,将蟹苗放入稻田,通过提供动植物之间共生的良好环境,促进稻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达到稻蟹增产增收的目的,其特点是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收益大。
中国专利文献CN1385061A公开了一种扣蟹养殖塘结构模式,公开了一种专用于养殖扣蟹且又能解决一般蟹塘养殖扣蟹时存在诸多不足的扣蟹养殖塘结构模式,但(种)养殖对象单一,经济收益单一。中国专利文献CN1666601A公开了一种利用生态调控在蟹田养蟹的方法,而未涉及扣蟹养殖稻田的结构模式。中国专利文献CN102524139A公开了一种稻田养殖成蟹的方法,采用水稻、一龄蟹种、大豆三位一体的立体生态种养模式,但其只针对一龄蟹种,没有涉及扣蟹养殖及防护措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集约化扣蟹稻田养殖模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集约化扣蟹稻田养殖模式,所述的集约化扣蟹稻田养殖模式由连片的扣蟹养殖稻田组成,所述的扣蟹养殖稻田包括水渠、进水管、田埂、水稻种植区、水草种植区和稻田蟹沟,所述的水稻种植区分为环田水稻种植区和内水稻种植区,环田水稻种植区呈矩形环状,内环内侧设置稻田蟹沟,在稻田蟹沟和内水稻种植区之间为水草种植区,种植水草,所述的水稻种植区外周为田埂,田埂一侧设置水渠,水渠与稻田蟹沟之间设有进水管。
所述的田埂和水稻种植区之间,以及田埂外周分别设置用于扣蟹防逃的尼龙网和塑料板,所述的田埂的外围设有用于扣蟹防盗的塑钢围栏。
所述的集约化扣蟹稻田养殖模式中设有防鸟围栏,所述的防鸟围栏是在田埂四周按间距设置水泥桩,水泥桩间拉铅丝,再在相对的铅丝间拉白尼龙丝。
在稻田底部铺设微孔增氧管,采用微孔增氧技术提高池塘溶氧的含量。
所述的每一块扣蟹养殖稻田的面积为3-4亩。
所述的扣蟹养殖稻田中主要养殖扣蟹,并套养有花鲢、鳜鱼等主要以浮游动物为食的淡水鱼。
所述的田埂中间种植玉米、小麦、毛豆、青菜、茄子等农作物。
所述的塑钢围栏附近的田埂上种植丝瓜、冬瓜、南瓜等蔓生攀援草本植物。
所述的稻田蟹沟面宽0.80-1.20米,底宽0.3-0.6米,深度较稻田面不超过0.8米,稻田中环田水稻种植区与稻田蟹沟之间为投料区。
所述的水稻的种植时株与株之间间距为0.4米左右。
本发明优点在于:
本发明的养殖模式促进扣蟹养殖的标准化养殖,投喂饲料等省时省力,节约人力成本,方便统一化集约化养殖生产,且可有效防盗防逃防鸟食,通过提高农作物价值、水稻价值和扣蟹价值,显著提高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附图1是稻田种养殖模式图。
附图2是防鸟围栏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发明的集约化扣蟹稻田养殖模式图。
附图4是本发明的集约化扣蟹稻田养殖一片区域构造的模式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
1.水渠 2.进水管
3.田埂 4.水稻种植区
5.水草种植区 6.稻田蟹沟
实施例1 扣蟹养殖稻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海洋大学,未经上海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392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