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散热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16672.1 | 申请日: | 2012-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791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赵延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延波 |
主分类号: | E04B1/74 | 分类号: | E04B1/74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000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散热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散热结构,具体是一种用于建筑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现代建筑物的外墙大多数砖块或者混凝土结构,采用这种材料的建筑有一个缺点就是其在夏天时很容易升温过快,导致室内的温度过高,热量难以排出,因此必然需要采用大量耗电的降温设备。随着社会对节能环保型建筑的呼声越来越多,如何改造现有建筑,降低其对电能的消耗就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散热结构,能够较为方便的改造现有建筑的外墙升温过快,难以排热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散热结构,其沿着竖直方向设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壁,以及由外壁围绕而成的内部空间,所述内部空间上设置有至少一层的砂石层及至少一层的海绵层,所述砂石层和所述海绵层之间设置有隔离板,所述隔离板上设置有若干小孔,小孔的孔径能够确保只有水流可以从中流过,所述建筑散热结构的顶部为水流导入口,所述建筑散热结构的底部设置有水流导出口。
前述的一种建筑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砂石层和上述海绵层在竖直方向上相互交替设置。
前述的一种建筑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绵层材料为吸水海绵。
前述的一种建筑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砂石层或所述海绵层的高度为30-60cm。
前述的一种建筑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板为木板或金属板。
前述的一种建筑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板的厚度为3-10cm。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本发明造价比较低,使用十分方便,能够很好地降低建筑物外表面的温度,具有很大的市场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
1、外壁,2、隔离板,3、砂石层, 4、海绵层,5、水流导出口,6、水流导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具体的介绍。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一种建筑散热结构,其沿着竖直方向设置,包括外壁1,以及由外壁1围绕而成的内部空间,内部空间上设置有至少一层的砂石层3及至少一层的海绵层4,图1上设置为两层砂石层3和两层海绵层4,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建筑散热结构的高度进行选择。砂石层3和海绵层4之间设置有隔离板2,隔离板2上设置有若干小孔,小孔的孔径能够确保只有水流可以从中流过,这样就可以防止砂石层3和海绵层4的材料由于互相渗透导致本发明产品使用寿命降低。建筑散热结构的顶部为水流导入口6,建筑散热结构的底部设置有水流导出口5。本发明并不限制外壁1的具体材料、形状和尺寸,此外,本发明可以与建筑物外墙相互分离,这种情况下应考虑尽量将外壁1材料设置为导热性能较好的材料,比如金属等,并且在使用时将外壁1与建筑物外墙尽量相互贴近,这样就可以更有效地将外墙的热量传导过来。当然,也可以在设置时将建筑物外墙的一部分作为外壁1,这种设置方式非常适合于那种需要长期降温的建筑物外墙,同时这种方式的热量传导效果也非常好。
实际使用时,水流导入口6上加设注水设备,水流从水流导入口6进入建筑散热结构的内部空间,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流,由于砂石和海绵能够有效的降低水流的速度,这样就可以尽量减缓水流下流的速度,由于水能够很好地吸收建筑物外墙的热量,因此就能够非常有效的将建筑物外墙的热量带走。采用砂石和海绵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两种材料获取十分方便,保水性也很好,同时由于其材料的特性,使用寿命非常长,不需要经常更换,也不会对建筑物外墙或者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海绵层4材料优选为吸水海绵,砂石层3或海绵层4的高度为30-60cm。隔离板2为木板或金属板,隔离板2的厚度为3-10cm。实验证明,这种设置方式能够进一步提高本发明的降温效果。
本发明造价比较低,使用十分方便,能够很好地降低建筑物外表面的温度,具有很大的市场推广价值。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延波,未经赵延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166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E04B 一般建筑物构造;墙,例如,间壁墙;屋顶;楼板;顶棚;建筑物的隔绝或其他防护
E04B1-00 一般构造;不限于墙,例如,间壁墙,或楼板或顶棚或屋顶中任何一种结构
E04B1-02 .主要由承重的块状或板状构件构成的结构
E04B1-16 .堆料结构,例如混凝土在现场以浇制或类似方法成型的结构,同时利用或不利用附加构件,例如,永久性结构、由承重材料覆盖的基础
E04B1-18 .包含长形承重部件的结构,例如,包含柱,大梁,骨架
E04B1-32 .拱形结构;穹窿顶的结构;折板结构
E04B1-34 .特种结构,例如,用由桅杆结构或封闭的电梯井或楼梯间等塔式结构支承的悬吊或悬臂杆件;与弹性稳定性有关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