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导线定位器械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08842.1 | 申请日: | 2012-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830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井馀田英也;石野弘二;佐藤匡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光电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B5/0402 | 分类号: | A61B5/04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泛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8 | 代理人: | 陈波;朱弋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线 定位 器械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导线定位器械,其能够用于对心电图机等医疗器械上所使用的导线进行定位。
背景技术
作为现有的此种器械,已知有一种压线装置,其具有以底座为中心并将一条握持部折叠形成上下两条的形状,将导线弹性握持且固定于这两条握持部之间。另外,已知还有一种压线装置是由弹性材料形成的筒状体,其长度方向上形成有狭缝,借助该狭缝能够使导线从筒状体内出入,以将导线以被包裹在筒状体内的状态进行保持。
还已知一种器械是,筒状体的一侧的孔形成为使三条电缆集中捆束状态的单孔,筒状体的另一侧的孔形成为使三条电缆独立散开状态的三个孔,筒状体能够沿着三条电缆的长度方向滑动(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15497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器械中,电缆与筒状体的器械很容易处于紧贴状态,很难轻易地滑动,特别是电缆较细的情况下,筒状体也变得很小而难以操作。
本发明是鉴于如上所述的现有的导线定位器械的现状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线定位器械,其在导线缠绕在一起的情况下和调节从导线到电极等终端部位的距离时容易操作,且不会成为紧贴状态,能够恰切地进行导线的定位。
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导线定位器械其特征在于,具有:筐体,其具有使导线贯穿通过的贯通孔;以及摩擦施加单元,其设于上述贯通孔,使得当上述导线在贯通孔内移动时,在贯通孔的至少一部分施加摩擦。
本发明的导线定位器械其特征在于,摩擦施加单元通过使贯通孔弯曲而形成。
本发明的导线定位器械其特征在于,摩擦施加单元由设置在贯通孔内壁上的凸棱形成。
本发明的导线定位器械其特征在于,筐体上至少设有2个以上的贯通孔。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导线定位器械,由于是具有摩擦施加单元的筐体,该摩擦施加单元使得当导线在贯通孔内移动时,在贯通孔的至少一部分施加摩擦,因此容易操作,且不会成为紧贴状态,能够恰切地进行导线的定位。另外,因为筐体上设置有多个贯通孔,所以适用于导线缠绕在一起的情况和调节从导线到电极等终端部位的距离的情况,能够恰切地进行导线的定位。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导线定位器械的第1实施方式的组装立体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导线定位器械的第1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导线定位器械的第2实施方式的组装立体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导线定位器械的第2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导线定位器械的实施方式所用装置的导线部分的俯视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导线定位器械的实施方式所用装置的导线部分的主要部分的俯视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导线定位器械采用第1实施方式的状态下的导线部分的主要部分的俯视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导线定位器械采用第2实施方式的状态下的导线部分的主要部分的俯视图。
符号说明
1、1A:筐体
10、30:容器
13、14、15:贯通孔
13b、14b、15b:凸棱
33、34:贯通孔
33T:突起
33W:倾斜壁
33b、34b:凸棱
50:导线
51:电极头端子
52:插头
60:电极盒
70:吸附电极
71:橡胶球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导线定位器械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各图中相同的结构要素标注了相同的符号,省略了重复的说明。图1、图2表示了本发明的导线定位器械的第1实施方式。该导线定位器械由聚丙烯等树脂形成,具有由作为底侧的容器10和作为盖侧的容器10构成的筐体1。作为底侧的容器10和作为盖侧的容器10呈相同的形状。
容器10在椭圆形的主面部11的整个周缘上,设有朝向内侧的壁部12。两个容器10的内侧相向对合并结合为横宽状态下,在壁部12的一部分形成有冲裁成半圆形的开口缘部13a、14a、15a,从而生成沿图中纵向延伸的三个贯通孔13、14、15。开口缘部13a、14a、15a之间留有至少使得相邻的导线在出口不致接触的程度的距离,本实施方式中,该距离约为1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光电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日本光电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088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放大观察装置
- 下一篇:一种载波聚合增强中随机接入的实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