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压铸薄壁板零件调平专用夹具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07006.1 | 申请日: | 2012-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617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张太鑫;刘宜庆;于惠武;魏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先达精密压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1/00 | 分类号: | B21D1/00;B21D37/1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杨红 |
地址: | 300350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铸 薄壁 零件 专用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板材整形工具,尤其涉及一种压铸薄壁板零件调平专用夹具。
背景技术
对于板材的调平传统工艺是用木榔头或胶皮榔头将薄板零件手动调平。大批生产有采用液压机设备,通过调节各支撑点的高度,取得合适的过盈量,将零件强行调平。但这种方法对薄板件不适用,而且调平后再次应力释放会产生再次变形。压铸薄壁板件变形产生原因:压铸件因剧烈冷却(由600度冷却至200度的时间约为5-10秒),造成内部收缩应力很大,是造成变形的主要原因。而对于压铸薄壁板零件只能采用手动调平工艺。该工艺用人多、耗时长,对操作者的技能依赖性太大,而且质量不稳定,难以实现大批量稳定生产。对于大批量生产压铸薄壁板零件调平工序成为生产中的瓶颈,为了实现非人工的自动化生产,亟待解决这一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压铸薄壁板零件调平专用夹具,通过压力以及调平组件的形状控制产品的散热,减小应力,改善变形。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压铸薄壁板零件调平专用夹具,包括上模、下模和气缸,所述下模的四角固接有气缸连接架,所述气缸连接架上固接有气缸,所述上模和下模通过气缸开启闭合扣合成整体。
所述上模与多组下模分别通过气缸呈首尾连接,即,所述多组下模的上一层下模通过气缸连接板与其下一层的下模气缸连接,所述上模与第一层下模及其以下的每层下模均分别通过气缸单独控制开启闭合。
所述上模与五组下模扣合成整体。
所述下模上表面设有与调平零件形状匹配的凹槽,凹槽深度与调平零件厚度相同。
有益效果:通过对零件整体施加压力,并增大零件的接触面,使得产品快速均匀散热。实现非人工的自动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单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双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多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模,2、下模,3、气缸,4、气缸连接架,5、气缸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详述如下:详见附图,一种压铸薄壁板零件调平专用夹具,包括上模1、下模2和气缸3,所述下模的四角固接有气缸连接架4,所述气缸连接架上固接有气缸,所述上模和下模通过气缸开启闭合扣合成整体。所述上模与多组下模分别通过气缸呈首尾连接,即,所述多组下模的上一层下模通过气缸连接板5与其下一层的下模气缸连接,所述上模与第一层下模及其以下的每层下模均分别通过气缸单独控制开启闭合。所述上模与五组下模扣合成整体。所述下模上表面设有与调平零件形状匹配的凹槽,凹槽深度与调平零件厚度相同,形成的零件包容面,将零件包住,通过气缸将五层下模连接起来并对零件施加压力,使零件均匀散热。
双层组合结构通过气缸与连接架的连接将两层组合起来。
多层组和结构的每两层之间通过气缸连接,且不干涉其他层的开合。
工作原理:通过对零件整体施加压力,并增大零件的接触面,使得产品快速均匀散热。根据测算此过程需要200秒,产品生产节拍为40-50秒,因此需要至少5个工位。
工作过程:
通过气缸将五层工装连接起来并对产品施加压力;按照零件形状将产品用钢板包容,使产品均匀散热。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的结构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先达精密压铸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先达精密压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070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立式摆臂机构总成
- 下一篇:一种空气能干衣热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