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连接件的铸造生产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03669.6 | 申请日: | 2012-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900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王新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新颖 |
主分类号: | B22D27/08 | 分类号: | B22D27/08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0009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接 铸造 生产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铸造生产工艺,尤其涉及一种连接件的铸造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铸造是指将液体金属浇铸到与零件形状相适应的铸造空腔中,待其冷却凝固后,以获得零件或毛坯的方法,通过铸造方法获得铸件叫铸造件,由于铸造件生产工艺较简单、且成本较低,所以越来越多的机械部件优先选用铸造件,但是铸造件在铸造时还存在铸件质量不稳定,工序繁多的缺陷与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铸件质量稳定,工序较少的连接件的铸造生产工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连接件的铸造生产工艺,该工艺依次包括砂型制作、铸模制造和浇注工艺,所述浇注工艺是指:首先,采用预热装置对铸模进行预热,所述预热装置包括温度为300-500℃,预热时间为10-15分钟,其次,将温度为1400-1600℃的液体金属浇注到铸模中,浇注时间为6-9秒;然后,密封铸模,将铸模置于内部温度为1300℃的恒温炉内,并采用振动装置使铸模振动,恒温时间为1-2小时;最后,通过冷却工艺使铸模冷却。
所述冷却工艺是指:依次包括循环水冷和风冷,水冷时间为10-20分钟,最后风冷将铸模冷却至常温。
所述预热温度为400℃。
所述恒温时间为1.5小时。
所述液体金属的温度为150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由于本发明的连接件的铸造生产工艺中的工艺步骤及工艺条件安排科学合理,且在恒温炉内成型时在振动装置作用下使铸模振动,这样可以使连接件每个部分成型均匀,从而可以有效的提高产品质量,因此本发明铸件质量较好,工序少,易操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详细说明本发明
一种连接件的铸造生产工艺,该工艺依次包括砂型制作、铸模制造和浇注工艺,所述浇注工艺是指:首先,采用预热装置对铸模进行预热,所述预热装置包括温度为300-500℃,预热时间为10-15分钟,其次,将温度为1400-1600℃的液体金属浇注到铸模中,浇注时间为6-9秒;然后,密封铸模,将铸模置于内部温度为1300℃的恒温炉内,并采用振动装置使铸模振动,恒温时间为1-2小时;最后,通过冷却工艺使铸模冷却。
上述工艺步骤及工艺条件安排科学合理,且在恒温炉内成型时在振动装置作用下使铸模振动,这样可以使连接件每个部分成型均匀,从而可以有效的提高产品质量。
实施例1:
一种连接件的铸造生产工艺,该工艺依次包括砂型制作、铸模制造和浇注工艺,其中浇注工艺是指:首先,采用预热装置对铸模进行预热,所述预热装置包括温度为400℃,预热时间为13分钟,其次,将温度为1500℃的液体金属浇注到铸模中,浇注时间为7秒;然后,密封铸模,将铸模置于内部温度为1300℃的恒温炉内,并采用振动装置使铸模振动,恒温时间为1.5小时;最后,依次通过循环水冷和风冷使铸模冷却,水冷时间为10-20分钟,最后风冷将铸模冷却至常温。
综上所述,本发明铸件质量较好,工序少,易操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以上述实施方式为限,但凡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所揭示内容所作的等效修饰或变化,皆应纳入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新颖,未经王新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036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