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列尾装置集成控制方法及电路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95979.8 | 申请日: | 2012-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625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杨德萍;廖忠文;韩笑;王平华;樊迟;孟玉发;王永;冯坷欣;陆朝波;姚伟;伍华;谢青;张压西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车资阳机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L27/00 | 分类号: | B61L27/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徐宏;吴彦峰 |
地址: | 641301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置 集成 控制 方法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车车辆领域,尤其是一种列尾装置集成控制方法及相应的电路装置。
背景技术
WABTEC公司的TRAINLINK型机车列尾控制系统在发达国家机车上被普遍采用,其主要包含两部分:安装在机车上的机车司机室的列尾装置主机(英文缩写为LCU;即TLK-LCU-Head of Train)和安装在机车最后一节车辆车钩上的列尾装置(英文缩写为EOT;即End of Train)。
现有技术中,配置双司机室的机车都是采用“2台LCU+1台EOT”的设计。具体做法是:在两个司机室中分别设置一台LCU,机车上的两台LCU均与EOT具有信号连接,用于监控EOT工作。其中一个司机室安装的LCU可以向EOT发出控制命令,同时监视EOT反馈的列尾车辆数据,另一司机室只能监视EOT反馈的列尾车辆数据而不能控制EOT。以避免两个司机室同时发出控制指令而发生冲突。
上述设计虽然能完全满足列车列尾装置的行车安全性,但是存在以下不足之处:一是1台机车配置完全相同的2台列尾装置主机,浪费资源,成本过高;二是列尾装置主机因其需要观测和操作,必须放在操纵台上,对于安装空间极其有限的机车操纵台来说有一定难度,安装不够灵活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列尾装置集成控制方法及电路,以降低列尾装置集成控制成本。
本发明中的列尾装置集成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不带显示屏的列尾装置主机与机车微机进行信号连接的步骤;将微机显示屏与机车微机进行列尾装置信号连接的步骤;将列尾装置主机与列尾装置进行无线信号连接的步骤;通过按操纵台“紧急制动按钮”发送列尾装置控制信号给机车微机的步骤;机车微机将列尾装置控制命令发送给列尾装置主机的步骤;列尾装置主机将列尾装置控制命令发送给列尾装置的步骤;列尾装置执行收到的控制命令,并向列尾装置主机反馈列尾车辆数据的步骤;列尾装置主机将列尾车辆数据发送给机车微机的步骤;机车微机发送列尾车辆状态数据给微机显示屏进行显示的步骤。。
优选地,所述不带显示屏的列尾装置主机和机车微机位于电气室的电器柜内部,所述微机显示屏和紧急制动按钮位于司机室I端和II端的操纵台上。
优选地,在列尾装置主机、机车微机及列尾装置建立信号连接后还包括列尾装置ID设置及通信测试步骤:机车微机接收用户输入的ID,并发送给列尾装置主机用以替换先前的ID;机车微机接收用户输入的“通信测试”命令,并发送给列尾装置主机;列尾装置主机立即发送通信测试命令给指定ID的列尾装置;
具有指定ID的列尾装置发送响应信息给列尾装置主机;列尾装置主机将响应信息发送给机车微机;机车微机将通信测试成功信号发送给微机显示屏进行显示。若设置的ID不正确,则机车微机将通信测试失败信号发送给微机显示屏进行显示。
优选地,所述列尾装置主机与机车微机通过RS232串口连接,二者采用LSI通讯协议进行通讯。
优选地,所述列尾装置控制命令为紧急制动命令。
优选地,所述列尾车辆数据包括列尾车辆制动管压力、列尾车辆运动状态、列尾车辆标志灯状态及列尾车辆蓄电池状态等。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列尾装置集成控制电路,包括列尾装置主机、列尾装置、紧急制动按钮、微机显示屏及机车微机;机车微机用于接收用户输入信息并将用户输入信息传输给列尾装置主机以及用于接收列尾装置主机传来的列尾装置反馈信息,并通过网络发送给微机显示屏进行显示;列尾装置主机用于将用户输入信息以无线方式传输给列尾装置以及用于将列尾装置的反馈信息传输给机车微机;列尾装置用于执行用户输入信息,并以无线方式向列尾装置主机反馈末尾车辆的状态信息;所述微机显示屏与机车微机具有信号连接,用于显示列尾装置反馈信息。
优选地,所述用户输入信息为列尾装置ID或列尾装置控制命令;所述列尾装置反馈信息为列尾车辆的状态信息。
优选地,所述用户输入列尾装置控制命令是指从操纵台按“紧急制动按钮 ”发出的命令。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节约成本:系统集成后,列尾系统的组成减少1台安装在机车内部的列尾装置主机LCU配置,每台机车(双司机室)直接节约成本约2200美元。
2.节省空间,安装更灵活、简洁:列尾装置主机LCU可从只能安装在易观测和操作的操纵台面移到机车任意适合安装电气部件的位置,安装更具灵活性,同时由于减少了1台列尾装置主机LCU,安装更为方便、简洁。适合司机室和操纵台上安装空间紧张的机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车资阳机车有限公司,未经南车资阳机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959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隔音强的泡沫塑料
- 下一篇:智能投光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