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节能、节水、环保水果罐头生产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78467.0 | 申请日: | 2012-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074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李洪民;李亚函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洪民 |
主分类号: | A23B7/08 | 分类号: | A23B7/08;A23N7/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001 山东省临沂市兰***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 节水 环保 水果罐头 生产工艺 | ||
技术领域
A23:本发明涉及水果加工成水果罐头的工艺,尤其是黄(白)桃酶分解、高压风吹去表层桃皮及含糖水分、振荡流热管换热器强制冷却 、负压糖液灌注装置可大幅度降低水果加工成罐头过程中的糖分排放。
背景技术
现有水果罐头(黄白桃)生产工艺为:黄(白)桃经开套机劈成两半,经高温淋碱(NaOH)或高温浸碱将桃皮腐蚀,再经去皮滚筒去皮,之后经机械或人工去核及预煮、冷却(有些罐头品种需切瓣、什锦罐头需切丁)、装瓶、流管灌糖液、排气、封口、杀菌、冷却制成黄(白)桃罐头。现有加工工艺的缺点是:1、在水果去皮过程中大量使用烧碱(NaOH),高温碱液(95℃-100℃)不仅腐蚀掉桃皮,同时也不同程度的腐蚀掉一定数量的桃肉,排放大量的碱液和糖分造成污染,高温碱液也造成大量的能源消耗。2、冷却过程中需不断补充冷水,桃肉中的糖分溶入水中并大量排出,造成环境污染、能源和水资源浪费。3、糖液灌制过程中为软管不间断从一个瓶口移至另一个瓶口,造成大量糖液外流及瓶外流挂,外流糖液虽经收集,但已造成污染,瓶外流挂糖液则在排气过程中随废水排出造成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水果罐头生产工艺,能有效地降低水果罐头生产过程中的糖分排放和节水、节能,适用于所有黄(白)桃罐头加工工艺。
新的加工工艺创新点为:1、在黄白桃开瓣后,将烧碱去皮改为黄(白)桃酶法去皮技术,该技术不用烧碱,加热温度只需45℃左右(烧碱加热温度为95℃-100℃),故减少烧碱排放造成的污染,45℃低温分解节能降耗,酶分解去皮减少桃肉损失、降低糖分排放;2、酶解后的桃子用高压风吹去表层桃皮及含糖水分,减少滚筒喷淋去皮造成的大量污水排放。3、将冷却机(池)液面放置振荡流热管换热器强制冷却并将其余热回收(中温水)注入蒸汽锅炉(也可以采用第一类吸收式热泵制取少量的蒸汽送入高温蒸汽管道中)起到节能目的,减少含糖溶液排出,在溶液中含糖量与桃肉含糖量相近时,桃肉中的糖分不再析出,进一步减少糖分排放;4、负压灌注糖液:通过调整真空度及负压调节区容积大小调节瓶内糖液灌注量(液面高低),实现所有瓶装罐头液面高低一致,且糖液不外流、外挂,减少糖液损失和排放、降低污染。
与现有工艺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酶分解、高压风去皮、冷却池加装取热装置和负压灌注糖液可有效降低糖分排放。
2、通过在冷却池加装取热装置(振荡流热管热管换热器取热导入锅炉),减少糖液排放,节能省水。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发明专利工艺流程。
具体加工工艺过程为:在图中,工艺(1)开桃机(也称对开机)将桃劈成两半。工艺(2)开瓣后的黄(白)桃在酶分解机中将桃皮分解并在输送网带向外输出时经高压风机将分解后的桃皮吹掉。工艺(3)由挖核机或人工将去皮后的桃核挖掉。工艺(4)挖核后的桃瓣进入预煮机进行预煮。工艺(5)将预煮后的桃瓣送入冷却机进行冷却,并对因冷却桃瓣升高的冷却水通过吸收式热泵与振荡流热管换热器取热导入锅炉,实现余热回收利用和减少含糖溶液的排放。工艺(6)人工将冷却后的桃瓣(有些须经切条机切条)装瓶。工艺(7)负压灌注糖液(较传统流管灌注减少糖液外流)。工艺(8)装瓶后加装瓶盖进入排气机排气。工艺(9)排气后拧紧瓶盖并进入杀菌机进行杀菌。工艺(10)杀菌后的罐头为减少对工位的占用,经冷却机进行冷却。工艺(11)冷却至35℃以下的罐头在晾干后进行装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洪民,未经李洪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784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