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Ti的无间隙原子钢冷轧薄板金相组织显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71639.1 | 申请日: | 2012-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900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赵骏;陈义;吴安术;陈容;张洪俊;陈述;蔡晓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32 | 分类号: | G01N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谭昌驰 |
地址: | 617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ti 间隙 原子 冷轧 薄板 金相 组织 显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相样品制备领域,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含Ti的无间隙原子钢冷轧薄板金相组织显示方法。
背景技术
无间隙原子钢(IF钢)是一种超低碳、超深冲的新型冲压用钢,以其优良的成型性、热镀锌工艺性能在国内外的汽车工业、轻工业及家用电器等行业得到广泛利用。随着IF钢生产工艺的改进,钢铁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加入少量的Ti或Nb元素,通过弥散强化机制,提高了其最终产品冷轧薄板的冲压性能。
由于含Ti的IF钢冷轧薄板的化学成分接近纯铁,其退火态组织以铁素体为主,因此按照常规金相制备方法很难得到晶界显示清晰的组织形貌。由于晶界无法清晰显示,因此很难评定试样的晶粒度级别、晶粒的平均截距以及微量的渗碳体组织鉴别,这对于该系列产品的开发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现有技术中的无间隙原子钢金相显示方法主要针对一般的IF钢或者超低碳钢,但对于Ti-IF钢、Ti-Nb-IF钢这两种IF钢而言,其不仅是现在产量较大的两种无间隙原子钢,同时其金相组织的显示也是最难的(一般的硝酸酒精试剂对这种钢的金相组织显示无效)。
因此,本发明旨在寻找一种可适用于Ti-IF钢、Ti-Nb-IF钢等钢种的含Ti的无间隙原子钢冷轧薄板金相组织显示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个或多个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适用于Ti-IF钢、Ti-Nb-IF钢等钢种的含Ti的无间隙原子钢冷轧薄板金相组织显示方法,以将含Ti的无间隙原子钢冷轧薄板基体组织铁素体的晶界全面清晰显示出来并可区分其中少量的渗碳体颗粒,以解决晶粒度级别评定、晶粒平均截距以及微量渗碳体鉴别等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Ti的无间隙原子钢冷轧薄板金相组织显示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磨样;b、抛光:在抛光过程中,使用无水乙醇和水按照2∶3~7∶3的体积比配制成的乙醇水溶液作为润滑剂;c、腐蚀:首先将抛光后的试样在第一腐蚀剂中浸蚀15秒~1分钟,待产生的气泡完全盖住试样表面之后用水清洗;再将试样在第二腐蚀剂中浸蚀30秒~1分钟,之后用无水乙醇清洗并吹干后观察试样,其中,将3~7ml硫酸、5~9g草酸、100ml水混合,待混合后的硫酸草酸水溶液均匀后,加入等体积的双氧水,搅拌均匀后再加入0.03~0.3ml的氢氟酸制得所述第一腐蚀剂;所述第二腐蚀剂为体积浓度为3~5%的硝酸酒精溶液。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磨样步骤是将试样夹持或镶嵌后用由粗到细的砂纸顺序磨制。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方案,所述抛光步骤中抛光盘的转速为800~950rad/min,使用呢绒布、抛光剂进行抛光,抛光过程中不断改变试样的方向,抛光至肉眼观察不到明显的划痕为止。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优选方案,在抛光过程中对试样一边腐蚀一边抛光,具体步骤为:取出试样并将其在体积浓度为3~5%的硝酸酒精溶液中浸蚀3~5s,冲洗干净再继续抛光,并重复2~3次。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硫酸草酸水溶液为预先配置或即配即用,加入双氧水之后须立即使用。
根据本发明的还一个优选方案,试样在第一腐蚀剂中浸蚀后,若发现试样过腐蚀,需对试样重新进行上述步骤a至步骤c的处理。
采用本发明可将含Ti的无间隙原子钢冷轧薄板基体组织铁素体的晶界全面清晰显示出来,并可以区分其中少量的渗碳体颗粒,解决了含Ti的IF钢中晶粒度级别评定、晶粒平均截距以及微量渗碳体鉴别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按照本发明示例一得到的完全退火态试样金相组织照片。
图2为按照本发明示例一得到的不完全退火态试样金相组织照片。
图3为按照本发明示例二得到的完全退火态试样金相组织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结合示例性实施例来描述本发明的含Ti的无间隙原子钢冷轧薄板金相组织显示方法。
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含Ti的无间隙原子钢冷轧薄板金相组织显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磨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7163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