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脂肪族碳酸酯改性多元共聚接枝氯丁胶粘剂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67763.0 | 申请日: | 2012-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509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李树泉;洪必贵;曹国豪;许玉良;吴光;刘传刚;丁洪成;李国平;郑李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多正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151/04 | 分类号: | C09J151/04;C09J151/00;C09J11/06 |
代理公司: | 佛山东平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07 | 代理人: | 詹仲国 |
地址: | 52813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脂肪 碳酸 改性 多元 共聚 接枝 胶粘剂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鞋用接枝氯丁胶黏剂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脂肪族碳酸酯改性多元共聚接枝氯丁胶粘剂。
背景技术
目前在皮鞋、旅游鞋、板鞋、运动鞋生产中所使用的胶黏剂多为氯丁胶和MMA二元接枝共聚物,即目前应用的接枝了氯丁胶。它较好的解决了具有高表面能PVC、PU材料的粘接,但具有不环保、质量不稳定、对于复杂材料的粘接性不好等缺点,不能适用于制鞋业发展的要求。近几年不少生产、科研单位也尝试做各种改性,但上述问题任然没有很好的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的一种脂肪族碳酸酯改性多元共聚接枝氯丁胶粘剂,不仅绿色环保,而且综合性能更好,对现有常规PVC、PU等极性材料有较好的粘接强度,对地表面能TPR、EVA、PE等材料也具有较高的粘接强度,明显的是初粘力得到很大提高。
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解决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脂肪族碳酸酯改性多元共聚接枝氯丁胶粘剂,其特征在于,它的主要原料配比是:碳酸二甲酯40-50份、甲基环己烷20-30份、丁酮15-20份、甲基丙烯酸甲酯MMA 8-10份、氯丁橡胶A-90 7-10份、丙烯酸2-5份、氯化聚乙烯2-5份、肪族碳酸酯1-20份、过氧化物0.2-20份、促进剂噻唑类或胍类0.2-20份以及辅料酸酐0.1-30份,活性剂金属氧化物和脂肪酸0.1-15份。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的脂肪族聚碳酸酯分子量在10000-300000;过氧化物是过氧化二异丙苯、二特丁基过氧化物;促进剂为二硫化二苯并噻唑、二苯胍;酸酐为丁二酸酐;活性氧化剂为氧化锌,脂肪酸为硬脂酸。
一种脂肪族碳酸酯改性多元共聚接枝氯丁胶粘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先将碳酸二甲酯、甲基环己烷、丁酮、MMA、A-90、氯化聚乙烯混合,升温50-70℃溶解,升温至75-90℃加入引发剂BPO使其反应,反应到一定程度加丙烯酸2-5份,反应结束后再加入抗氧化剂、阻聚剂、脂肪族碳酸酯共1-20份、过氧化物0.2-20份、促进剂噻唑类或胍类0.2-20份以及辅料酸酐0.1-30份,活性剂金属氧化物和脂肪酸0.1-15份,在90-150℃下加压硫化15-100分钟,冷却后加入酚醛树脂5份,搅拌均匀后即成。
进一步地,其工艺分成四个阶段:一是低温快速搅拌溶解,将上述物料加入反应釜,在60℃下溶解,搅拌速度90-120转/分;二是升温低速搅拌反应,搅拌速度30-50转/分,温度在80℃加入BPO,反应开始,控制温度在80-90℃,反应1-2小时,当粘度达到1400-1550MPa﹒s,视为反应结束;三阶段快速用循环水降温,搅拌速度控制在90-120转/分,加入配好的抗氧化剂264,阻聚剂对苯二酚;四是加入改性组份脂肪族碳酸酯、过氧化物、促进剂噻唑类或胍类以及辅料酸酐,活性剂金属氧化物和脂肪酸,在90-150℃下加压硫化15-100分钟,冷却后加入酚醛树脂5份,搅拌均匀后即成。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解决方案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首先符合经济发展要求-绿色环保,其次在现有的接枝氯丁胶上接入了丁苯橡胶和氯化聚乙烯,从而使得产品比现在市面上的接枝氯丁胶更加环保,具有了更好的性能,比如初粘好,使用范围广,可适用于高档鞋制造。。
2、本发明分两步加入液体的接枝成分MMA和丙烯酸,这样有利于反应程度的控制;制得氯丁胶后,用脂肪族碳酸酯进行了后续处理,使得胶黏剂拉力有大大的提升,耐热性也得到了加强。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一种脂肪族碳酸酯改性多元共聚接枝氯丁胶粘剂,其特征在于,它的主要原料配比是:碳酸二甲酯40-50份、甲基环己烷20-30份、丁酮15-20份、甲基丙烯酸甲酯MMA 8-10份、氯丁橡胶A-90 7-10份、丙烯酸2-5份、氯化聚乙烯2-5份、肪族碳酸酯1-20份、过氧化物0.2-20份、促进剂噻唑类或胍类0.2-20份以及辅料酸酐0.1-30份,活性剂金属氧化物和脂肪酸0.1-15份。其中,脂肪族聚碳酸酯分子量在10000-300000;过氧化物是过氧化二异丙苯、二特丁基过氧化物;促进剂为二硫化二苯并噻唑、二苯胍;酸酐为丁二酸酐;活性氧化剂为氧化锌,脂肪酸为硬脂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多正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多正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677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