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外部流动通道的导管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66420.2 | 申请日: | 2012-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281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A·S·马勒西;R·M·布拉加;T·M·约翰斯顿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科保健集团有限合伙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25/14 | 分类号: | A61M25/14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罗闻 |
地址: | 美国马***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外部 流动 通道 导管 | ||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用于在医疗过程中使用的导管,并且具体地,涉及用于在医疗过程期间将流体从身体中抽出的导管。
背景技术
导管是用于在将流体引入体腔、管道和脉管中以及将流体从体腔、管道和脉管中抽出时使用的柔性医疗器械。导管用于在人体内的很多不同应用,包括注射液体治疗剂和移取体液以用于检测、监控或处置。导管具有在血液透析过程中的特定应用,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将血液从血管中抽出,引导到用于透析或净化的血液透析单元中,并且随后送回到血管中。
典型地,透析导管限定有包括静脉管腔和动脉管腔的至少两个管腔。动脉管腔将血液从患者体内抽出并且将血液输送到透析机中。静脉管腔从透析机接收血液并且将血液送回到患者体内。静脉管腔和动脉管腔可以包括与导管的顶端相邻的远侧开口。另外,静脉管腔和动脉管腔也可以包括侧部开口,侧部开口提供往返动脉管腔和静脉管腔的多余的或替代的流路。
当导管被置于体腔中并且通过导管的管腔例如动脉管腔将流体抽出时,使导管管腔与体腔连通的一个或多个导管开口可能被阻塞。更具体地,由于用于将流体从脉管中抽出的导管管腔抽吸出与开口相邻的真空,因此身体组织可能被吸入动脉管腔的远侧开口和/或侧部开口内并且使开口阻塞。尽管通过设置远侧开口和侧部开口两者生成的多余流路减小了导管抽出管腔的全部阻塞的可能性,但是期望的是对于已知导管进行进一步改进以进一步减小脉管阻塞的可能性。
由此,期望的是通过提供一种导管来克服与已知导管关联的缺点,所述导管不太容易阻塞并且能够提供进入导管内的不受阻塞的流体流动。
发明内容
根据本公开的导管包括具有近端部和远端部的本体。所述导管本体包括侧壁,所述侧壁限定有至少一个管腔和在所述远端部近侧的隔开的位置处穿过所述侧壁形成的至少一个侧部开口。所述至少一个侧部开口与所述至少一个管腔连通。凹槽沿着所述侧壁延伸且与所述至少一个侧部开口连通,以限定进入所述侧部开口内的流体通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本体限定有至少一个远侧开口,所述至少一个远侧开口与所述至少一个管腔连通且在所述至少一个侧部开口的远侧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管腔包括第一管腔和第二管腔,而所述至少一个侧部开口包括第一和第二侧部开口。第一和第二凹槽可以设置为分别与所述第一和第二侧部开口连通。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凹槽为基本线性的。可选地,所述至少一个凹槽可以为非线性的。
所述至少一个凹槽可以从所述至少一个侧部开口向近侧延伸。可选地,所述至少一个凹槽可以从所述至少一个侧部开口向远侧延伸。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凹槽包括与所述至少一个侧部开口中的每一个连通的多个凹槽。所述多个凹槽可以为线性的或非线性的,并且可以从所述侧部开口向近侧或向远侧延伸。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侧壁的限定所述凹槽的基部的一部分具有沿朝向所述侧部开口的方向减小的厚度。类似地,所述侧壁的限定所述凹槽的基部的一部分可以向下朝向所述侧部开口倾斜。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侧壁的限定所述凹槽的基部的一部分包括波动表面。
附图说明
本文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其中:
图1是本公开导管的一个实施例的远端部的立体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的导管的远端部的一部分的侧视截面图;
图2A是图1中所示的导管的可选实施例的远端部的侧视截面图;
图3是沿着图1的截面线3-3截取的截面图;
图4是本公开导管的另一实施例的远端部的立体图;
图5是沿着图4的截面线5-5截取的截面图;
图6是本公开导管的又一实施例的远端部的侧视立体图;
图7是本公开导管的另一实施例的远端部的立体图;
图8是沿着图7的截面线8-8截取的截面图;
图9是本公开导管的另一实施例的远端部分的侧视截面图;
图9A是图9的导管的横向截面图;
图10是图9中所示的导管在流体通过侧部开口进入导管内时的侧视截面图;
图10A是图10的导管的横向截面图;
图11是图9中所示的导管在流体从导管的侧部开口中排出时的侧视截面图;
图11A是图11的导管的横向截面图;以及
图12是本公开导管的另一实施例的远端部分的侧视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科保健集团有限合伙公司,未经泰科保健集团有限合伙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664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