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依据图形文字中国汉字产生地标建筑或雕塑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66021.6 | 申请日: | 2012-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455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7 |
发明(设计)人: | 吴秋泳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秋泳 |
主分类号: | G06T19/20 | 分类号: | G06T19/2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富邦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11014 | 代理人: | 孙伯庆;揭玉斌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中***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依据 图形 文字 中国 汉字 产生 地标 建筑 雕塑 | ||
技术领域
此应用是关于电脑的辅助设计,更明确的说是3D立体图形文字的表现。
背景技术
图形文字如传统中国文字已普遍被应用于亚洲语言,如中文,日语,韩语等,不同于英文字母,图形文字是由一系列笔划形成的二度空间2D图像。而中国文字有三千五百个常用的字和八万个已知文字。中国文字的多样化和复杂性,可用于设计软件中的画图组件。一般而言,现有市面上建筑设计软件在画图功能上明显不足。中国文字一般指是平面的字体。书法在过去很盛行,在现代它也是被人当成艺术的表现。图1a显示挤压的字体当例子,它是一个表现立体的字形,常用在商业广告或广告招牌设计。阴影10和部分字划一前一后,让人看起来有立体的感觉。一般而言被挤压字体如平面文字加上它的厚度。中国汉字偶而在东方及西方文化被用于建筑的平立面图,如图1b所示高雄85大楼是以高字来设计。由弗兰克·劳埃德·赖特设计的教堂,其平面图就像中国文字的“古” 如2的图2a所示。以上这两栋建筑所设计的方式,就像被挤压的文字一样,是以平面的字体加上它的厚度。目前的软件不是缺乏画图功能设计,就是有限的3D功能。传统的电脑画图软件也许有好的3D表现功能,然而直线,圆弧,圆环,矩形,多边形等基本典型的绘图工具的元件,使用者往往会被其引导至简单的3D图形设计。要设计一个有趣和复杂的图形,使用者通常依赖素描和做模型,这是一个相当耗费时间的过程。正因为如此,在设计过程仍有需要进一步改善的空间,可藉由电脑辅助环境,大量的设计构造和图形文字可有系统地探讨和显示在电脑屏幕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依图形文字产生在多层上的3D图形,它和传统单层3D字体不同。 本发明的目的是将中国汉字依据笔划分开,而堆叠笔划在立方体的多层内。 本发明的目的是利用电脑辅助依数学方式将3D字重叠,已重叠3D字可再利用手动,或是电脑程式加以操作修改。 本发明的目的是筛选数百或上千的3D重叠文字,以作为地标的设计。 本发明的目的是以3D文字产生3D雕塑或建筑。
本发明的具体应用,包括应用电脑辅助方法。可由一组图形文字藉由电脑辅助产生不同组合的3D物件。其中有些3D物件可作为地标设计方案来源。使用者只需修改这些物件用“功能”和“编制”,进一步达到其特定的设计目的。设计者筛选由一组图形文字和操作规则藉由电脑辅助产生3D物件,该系统使设计者专注到选定有潜能的物件作为初步的设计步骤,而非依传统设计方式从草图设计开始。另一个可具体应用是现有的二度空间中国汉字,可根据笔划顺序转换成三度空间的字。每一笔划可被放置在立方体的一层一层上面。如果从一特定角度看3D中国汉字,这字仍可被分辨,每一个3D中国汉字可用来当建筑组合方块,它可以利用电脑软件补助方式和其它3D中国汉字相重叠而产生数组不同3D物件,使用者可筛选及分析这些所产生的3D物件以作为不同的应用。另一个可具体应用是电脑屏幕的保护程序,电脑屏幕保护程序可借所输入的图形文字产生,它可在电脑屏幕上显现??由2D文字变成3D图形或者由3D图形变回2D文字。根据所选择的操作规则,这所输入文字可堆叠、演变、重叠而进一步产生多个3D图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秋泳,未经吴秋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660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