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支架以及一种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210365068.0 | 申请日: | 2012-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771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夏小松;辛志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6 | 分类号: | G06F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黄志华 |
地址: | 10008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支架 以及 电子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支架以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设计了一种PAD,具有PAD使用模式和笔记本使用模式,PAD使用模式如图1所示,笔记本使用模式如图2所示,其中,PAD在触摸屏和底座闭合之后,触摸屏屏幕朝上,可以接受用户的触摸操作。笔记本使用模式可以接受用户使用键盘操作发出的指令,进而执行。
进一步的,新型的PAD具有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第一本体为触摸屏,第二本体为底座部分,触摸屏和底座通过支架进行连接,其中,操作系统设置在底座部分,触摸屏设置在支架中的数据线与底座相连,实现数据传输。
因此,将PAD使用模式转换为笔记本使用模式时,则需要调整设置在PAD触摸屏背面的支架。
而现有技术中采用的支架,如图3所示,通过螺钉锁附于屏幕背面和底座内,而数据线穿过支架,通过对应的插接口分别与屏幕背面和底座对应连接。
本申请发明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由于在进行组装时,支架和底座首先需要进行连接,并使用固定装置将支架焊接在底座上,然后再和触摸屏插接,而且需要通过多个螺钉进行固定,然后,再使用两个转轴,才能够使支架和触摸屏固定在一起,所以,在现有技术中存在组装复杂,不能实现支架与PAD快速连接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支架以及一种电子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能实现支架与PAD快速连接的技术问题。
一方面,本发明通过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支架,所述支架应用于电子设备中,其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包括:第一插接件,第二插接件和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插接件连接所述支架本体的第一端,通过设置在第一本体上的第一插接槽,实现与第一本体的插接;所述第二插接件连接所述支架本体的第二端,通过设置在第二本体上的第二插接槽,实现与第二本体的插接。
可选的,所述支架本体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支架本体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转轴;其中,所述支架本体通过所述第一转轴连接所述第一插接件;所述支架本体通过所述第二转轴连接所述第二插接件;所述第一本体通过带动所述第一插接件进行旋转,以使所述第一转轴的转动,通过所述支架本体的传动作用,带动所述第二转轴配合进行转动,使所述第一本体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进行相对转动。
可选的,所述第一插接件,具有第一插接本体和第一信号插接器;所述第一信号插接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本体连接,所述第一信号插接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插接本体连接,所述第一插接本体和所述第一信号插接器能够插入所述第一插接槽,用于使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进行数据信号传输;所述第二插接件,具有第二插接本体和第二信号插接器;所述第二信号插接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本体连接,所述第二信号插接器的第二端与第二插接本体连接,所述第二插接本体和所述第二信号插接器能够插入所述第二插接槽,用于使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进行数据信号传输。
可选的,所述第一插接本体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所述第一插接本体的第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信号插接器,所述第一插接本体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一容置孔,用于容置所述第一转轴,使所述第一插接本体连接于所述支架本体的第一端;所述第二插接本体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所述第二插接本体的第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二信号插接器,所述第二插接本体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容置孔,用于容置所述第二转轴,使所述第二插接本体连接于所述支架本体的第二端。
可选的,所述第一插接本体上具有第一通孔,能够通过螺钉,使所述第一插接本体固定在所述第一插接槽中;所述第二插接本体上具有第二通孔,能够通过所述螺钉,使所述第二插接本体固定在所述第二插接槽中。
可选的,所述支架本体内设置有数据信号传输线路;其中,所述数据信号传输线路的第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信号插接器中,所述数据信号传输线路的第二端设置在所述第二信号插接器中,通过所述第一信号插接器和所述第二信号插接器的配合,使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进行数据信号传输。
另一方面,本发明通过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想(北京)有限公司,未经联想(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650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面发射激光器元件和原子振荡器
- 下一篇:窄线宽大功率外腔激光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