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细菌纤维素/胶原-壳聚糖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64097.5 | 申请日: | 2012-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880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任力;王迎军;朱勇军;李立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L1/02 | 分类号: | C08L1/02;C08L89/00;C08L5/08;C08J3/24;C12P19/04;C12R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宫爱鹏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细菌 纤维素 胶原 聚糖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细菌纤维素/胶原-壳聚糖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并纯化细菌纤维素;
(2)通过负压渗透法或正压法将胶原充分浸入细菌纤维素的网络中,再利用交联剂交联细菌纤维素/胶原复合材料中的胶原,制得细菌纤维素/胶原互穿网络复合材料;
(3)将上述复合材料除去未反应的交联剂后,再在壳聚糖或其衍生物类抗菌剂溶液中浸泡,制备得到具有抗菌效果的复合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渗透法为:将胶原配制0.01%~1%w/v的胶原溶液,按滤布-细菌纤维素-胶原溶液的先后顺序放入密闭容器中,密闭容器的底部设有通孔,从密闭容器的底部抽真空,使胶原溶液进入细菌纤维素中,得到细菌纤维素/胶原复合材料;
所述正压法为:将胶原配制0.01%~1%w/v的胶原溶液,将细菌纤维素和胶原溶液一同加入密闭容器中,加压,制得细菌纤维素/胶原复合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壳聚糖衍生物类抗菌剂为壳聚糖季铵盐或壳聚糖季磷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菌纤维素的制备:
以椰汁及其果肉提取物为培养基主要成分,并添加酵母提取物、葡萄糖以及微量元素,得到种子培养基,取活化后的木醋杆菌菌种接入种子培养基中,进行震荡培养,取该种子液接入发酵培养液中,摇匀,静态培养制得细菌纤维素。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菌纤维素的纯化:先去除细菌纤维素表面的杂质,再将细菌纤维素用1~3wt.%SDS浸泡除去细菌纤维素里面的残留的杂蛋白,然后再用0.1MNaOH溶液浸泡2~4次,每12~24h更换一次NaOH溶液,之后超声60min,最后用超纯水浸泡至PH为7.0~7.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去除细菌纤维素表面的杂质的步骤为:将制得的细菌纤维素用清水冲洗除去表面的培养基及杂质;用大量自来水冲洗除去细菌纤维素表面的培养基及杂质;然后用去离子水浸泡至无色透明性。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渗透法中,抽真空至70~100kpa,并保持1min~12h;所述正压法中,加压至1.0~1.5atm并保持1min~12h。
8.根据权利要求2或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压法中,加压前先将密闭容器里面空气排出,然后充入氮气加压。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剂为碳二亚胺或戊二醛,交联的温度4℃,反应24h。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方法制备的复合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6409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