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置换用定影带和定影带的置换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63593.9 | 申请日: | 2012-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341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福田刚士;青木一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佳能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3G15/20 | 分类号: | G03G15/2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钱亚卓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置换 影带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在定影装置中的置换用定影带以及定影带的置换方法。定影装置可用在成像装置中,例如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以及具有多种那些装置功能的多功能外设。
背景技术
通常,在诸如复印机一类的成像装置中采用这样一种定影装置,该定影装置被构造用以使用定影带来定影已形成于记录材料上的调色剂图像。近年,已要求快速地启动打印,具体的,接收打印指令之后在短时间内完成第一记录片材上的成像(快速启动)。因此,已尝试减小定影带的热容量。
在采用这种定影带的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2005-317519和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2007-293012所公开的装置中,耐热油脂被涂覆到相对于定影带的内表面滑动的滑动部件(加热器)的外表面上,以改进该滑动部件相对于定影带内表面的可滑动性。
传统地,采用在定影带老化无用时整体置换定影装置的构造。然而,希望仅置换定影带。
为满足此需求,有必要解决如何补充耐热油脂以使其介于定影带与滑动部件之间的问题。
例如,当操作员被迫使在每次置换定影带时实施给滑动部件的外表面涂覆耐热油脂的操作时,此涂覆操作对于该操作员而言是麻烦的,这不足以作为解决问题的对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置换性得以提高的置换用定影带。
一种定影装置中使用的置换用定影带,所述置换用定影带包括:环形基层;调色剂离型层,所述调色剂离型层设在所述置换用定影带的表面上;以及润滑膜,通过向所述环形基层的内表面涂覆液体而在所述内表面上形成所述润滑膜,在所述液体中,氟化油和氟化固体润滑颗粒分散于挥发性溶剂中。
本发明提供一种置换性提高的定影带置换方法。
一种定影装置中使用的定影带的置换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通过向置换用定影带的内表面涂覆液体来形成润滑膜,在所述液体中,氟化油和氟化固体润滑颗粒分散于挥发性溶剂中,所述置换用定影带包括环形基层和设在所述置换用定影带的表面上的调色剂离型层;基本沿着旧定影带的宽度方向从所述定影装置中拉出所述旧定影带;以及基本沿着所述置换用定影带的宽度方向把所述置换用定影带插入所述定影装置内。
由以下参照附图对示范实施例的说明,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将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成像装置的构造的说明图。
图2是与定影装置的转动轴线方向相垂直的剖面的构造的说明图。
图3是带引导件的说明图。
图4是定影装置的透视图。
图5是定影装置的端部的构造的放大图。
图6是加热部件的说明图。
图7是定影带的润滑层的配置的说明图。
图8A和8B是润滑层的形成方法的说明图。
图9是依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定影装置的构造的说明图。
图10是形成在定影带的外周面上的标记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发明可以其它实施例实施,在其它实施例中,各实施例的构造被替换构造部分或者全部地置换,只要预先在定影装置所采用的置换用定影带的内表面上形成润滑膜。
由此,与定影带抵接以形成加热夹持部的旋转部件不限于辊部件,可包括带部件。加热夹持部的加热方法不限于电阻加热,可包括辐射加热、电磁感应加热、气体燃烧和热管加热。
不管单色/全色、片材给送型/记录材料传送型/中间转印型、调色剂成像方法以及转印方法如何,成像装置都可适用。尽管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说明仅与调色剂图像的形成/转印有关的主要部分,但除了必需的设备、装备和壳体构造以外,本发明可应用于各种用途的成像装置,例如,打印机、各种印刷机、复印机、传真机以及多功能外设。
成像装置
图1是成像装置1的构造的说明图。如图1所示,成像装置1是级联型中间转印式全色打印机,其中,黄色成像部PY、品红色成像部PM、青色成像部PC和黑色成像部PK沿着中间转印带31配列。
成像部PY内,黄色调色剂图像形成在感光鼓11(Y)上并转印到中间转印带31上。成像部PM内,品红色调色剂图像形成在感光鼓11(M)上并转印到中间转印带31上。成像部PC内,青色调色剂图像形成在感光鼓11(C)上。成像部PK内,黑色调色剂图像形成在感光鼓11(K)上。然后,青色调色剂图像和黑色调色剂图像顺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31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佳能株式会社,未经佳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6359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