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乌拉贝宁的提取纯化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63132.1 | 申请日: | 2012-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503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苏刘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泽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311/32 | 分类号: | C07D311/32;C07D311/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225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乌拉 贝宁 提取 纯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天然药物提取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乌拉贝宁的提取纯化方法。
背景技术
乌拉贝宁(Uralenin),又名爱斯形刺桐素B,分子式为C20H20O6,分子量为356.37,mp.217-218℃,主要存在于豆科植物爱斯形刺桐Erythrina sigmoidea Hua的茎皮.、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的地上部分及叶中,其中甘草叶中含量最高。药理研究表明,乌拉贝宁具有较强的抗格兰阳性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杆菌的抑菌浓度为50ppm;在固体培养基中对环状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的抑菌作用比Sigmoidin A强,在液体培养基的抑制作用比Sigmoidin A弱。另外,乌拉贝宁还具有抗氧活性,可抑制巨噬细胞超氧化物的产生。
现有技术中,尚没有适用于高纯度乌拉贝宁工业化大生产的制备工艺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乌拉贝宁的提取纯化方法,这种方法不仅避免了大量有毒试剂的使用,提高了乌拉贝宁的提取率,而且成本低、方法简便经济。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1)以甘草叶为原料,粉碎,加入萃取釜,采用超临界CO2萃取,以丙酮为夹带剂,萃取2-5小时,解析萃取液回收试剂,得萃取物;
2)将萃取物按比例加入硫酸铵和乙醇双水相系统,加热混合均匀,分为上、下两相,加下相降温、结晶回收硫酸铵晶体,取上相加乙酸乙酯、水和氯化钠,混合均匀,取含有乌拉贝宁的上相,减压浓缩;
3)将浓缩浸膏加入聚酰胺树脂柱,乙醇水溶液洗脱,脱色、重结晶得乌拉贝宁。
步骤1)中所述夹带剂为体积百分比65-80%的丙酮水溶液,加入量为药材量的15-28%。
步骤1)中所述超临界CO2萃取过程中,设定萃取釜压力为24-36MPa,温度为46-60℃,分离釜压力为5-9MPa,温度为30-45℃。
步骤2)中所述浓缩液与乙醇体积比为(6~9):1,加入的乙醇质量分数为18-26%,加入的硫酸铵质量分数为10-22%;分相温度为30-50℃,静置时间为4-8小时。
步骤2)中所述乙酸乙酯反萃取中,分相温度为20-30℃,静置时间为2-4小时。
步骤3)中所述聚酰胺树脂为100-200目,用量是药材量的1/3-1/2(V/W),用3-8BV体积百分比为65-85%的乙醇水溶液洗脱。
步骤3)中所述重结晶前用活性炭脱色,所述活性炭与乌拉贝宁的质量比为5:1-10:1,所述重结晶溶剂为体积百分比为20-30%的乙醇水溶液,于0℃-4℃条件下析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采用超临界CO2萃取乌拉贝宁,具有萃取率高、高效无污染等特点;采用双水相萃取条件温和、操作安全、乙醇和硫酸铵易回收重复利用,不会造成污染;结晶前采用活性炭脱色,以除去产品中的杂质,提高产品纯度,增加产品稳定性,避免产生副作用等。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将甘草叶粉碎,取5kg粗粉投入萃取釜中,加热萃取釜至50℃、解析釜达到32℃,通入CO2,流量为20L/h,打开加压泵升高萃取釜压力至29MPa、解析釜压力至9MPa,关闭CO2钢瓶阀门。打开循环,加入80%的丙酮作为夹带剂(加入量为药材量的15%)至夹带剂储罐中,打开夹带剂高压泵阀门,使夹带剂泵入萃取釜,保持恒压、恒温萃取2.5h,收集从解析釜放出的萃取物,加入硫酸铵和乙醇双水相系统,浓缩液与乙醇体积比为9:1,加入的乙醇质量分数为18%,加入的硫酸铵质量分数为22%,加热混合均匀,在30℃条件下放置4h,静置,分为上、下两相,取下相降温、结晶回收硫酸铵晶体,取上相加乙酸乙酯、水和氯化钠,其中乙酸乙酯的质量分数为25%,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10%,余量为水,混合均匀,系统在20℃下静置2h,分相,取含有乌拉贝宁的上相,减压浓缩得浸膏,将浓缩浸膏加入聚酰胺树脂柱,用6BV70%乙醇溶液洗脱,收集含有乌拉贝宁的流分,洗脱液加入10g药用活性炭煮沸10分钟,趁热过滤,滤液冷却至4℃静置,析晶,用20%乙醇溶液重结晶,干燥即得得产品,经HPLC检测,其纯度为96.7%。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泽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泽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631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性聚四氟乙烯的配方
- 下一篇:一种化学镀镍废水的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