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计及静弹性变形影响的光固化快速成型风洞模型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61976.2 | 申请日: | 2012-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670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杨党国;张征宇;王超;孙岩;梁锦敏;张诣;李耀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邓世燕 |
地址: | 621000 四川省绵阳市涪***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性 变形 影响 光固化 快速 成型 风洞 模型 设计 方法 | ||
1.一种计及静弹性变形影响的光固化快速成型风洞模型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建立光固化快速成型风洞模型的CFD/CSD耦合数值计算模型及网格:
(1)建立描述光固化快速成型模型结构外形的三维结构几何参数化数据库,获得光固化快速成型模型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2)对光固化快速成型模型表面进行离散化,划分模型物面非结构三角形网格,再划分模型内部结构计算区域网格,完成模型结构分析网格模型的生成;
(3)对光固化快速成型模型表面进行离散化,划分模型表面结构四边形网格,再根据模型物面网格外推在数值计算空间区域,划分流体计算区域分析网格,完成模型物面、边界层内及空间流体计算区域网格模型的生成;
步骤二、采用CFD/CSD耦合数值软件预测研究条件下的光固化快速成型模型弹性结构的静气动弹性变形:
(1)根据结构和流体计算的不同要求,设置光固化快速成型模型结构和流体计算的边界区域及条件;
(2)将所有学科耦合界面的三维空间节点投影到二维参数空间平面上,进行气动载荷和结构位移数据传递;
(3)进行光固化快速成型模型CFD/CSD耦合数值计算;
(4)采用双时间推进技术,在真实的物理时间迭代过程中,调用流体计算软件获得光固化快速成型模型物面气动力载荷,通过耦合数据传递方法将气动载荷参数传递于结构分析网格单元,进行结构应力、变形分析,完成一个时间步流体与结构耦合计算;沿着这个时间步长流体和结构分析进入到下一个时间步进行迭代计算;
(5)当流体计算和结构计算过程迭代后的模型变形与气动力变化满足设定的约束条件时,则说明基于流体和结构的CFD/CSD耦合计算满足收敛条件,流体和结构耦合分析过程结束,获得光固化快速成型模型巡航状态下的结构外形;
步骤三、基于响应面法搜索光固化快速成型模型的静气动弹性变形影响的优化气动外形:
(1)根据光顺自由变形的数值计算网格模型参数化软件,建立优化计算复杂度可变的形状优化参数化模型;
(2)利用基于响应面法的光固化快速成型模型气动/结构耦合优化软件,对光固化快速成型模型气动/结构耦合优化设计可行域内的扰动进行参数化建模,通过光顺自由变形操作得到设计可行域内的最优结构设计;
步骤四、建立光固化快速成型模型风洞试验模型的复合结构形式,完成模型的设计与加工;
步骤五、光固化快速成型模型气动特性风洞验证试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及静弹性变形影响的光固化快速成型风洞模型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光固化快速成型模型气动/结构耦合优化设计可行域内的扰动进行参数化建模的方法是:对光固化快速成型模型初始外形进行气动/结构耦合计算,获得模型收敛外形,得到结构构型承力响应与结构变形,记为 ,以此为初值,带入优化设计程序,获得结构构型沿不同坐标方向变形量系数,得到优化设计参数,公式如下:
, ,;
利用基于响应面法的光固化快速成型模型气动/结构耦合优化软件获得模型结构最优外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未经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6197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