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走轮轮压均布的船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61820.4 | 申请日: | 2012-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262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许容;董胜龙;潘润道;钮信宝;汪伟;张吉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C5/02 | 分类号: | B63C5/02 |
代理公司: | 上海蓝迪专利事务所 31215 | 代理人: | 徐筱梅 |
地址: | 20006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走轮轮压均布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设备结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走轮轮压均布的船架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的船架,当作业场地高度不受限制时,一般都采用桁架结构,桁架结构的船架工程建造费用低,施工周期短。当作业场地高度不能满足桁架结构时,一般都采用板式船架结构,板式结构的船架为了尽可能的均化走轮轮压,需要在所有走轮上布置弹簧机构,轮压的均化结构复杂,而且船舶与横向斜船架之间采用钢支架结构,使船舶重量均匀分布于船架,从而均布走轮轮压。
上述板式结构的船架存在的问题是:轮压分布极不均匀,容易对土建结构造成局部负载过大,以至布桩的密度大,土建结构的工程建造费用高,而且轮压的均化结构复杂,加大了设备的维护和保养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设计的一种走轮轮压均布的船架结构,采用双层设置载荷分流孔的板式结构船架和车架平衡梁,传力环节少,集中载荷的力流得到有效的分流,进一步均布船架走轮轮压,使土建结构受载较为均匀,结构简单,大大方便设备的维护和保养,降低船架工程建造费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走轮轮压均布的船架结构,包括设有走轮的船架和土建轨道,其特点是船架设置在两车架平衡梁上,车架平衡梁下设有走轮,走轮由轮轴与车架平衡梁活动连接,车架平衡梁由车架和转轴与船架固定连接;所述船架为“工”字梁焊接而成的板式结构,其上设有矩形开孔的第一层载荷分流孔和第二层载荷分流孔,所述第二层载荷分流孔设置在车架平衡梁的上方且两对称轴重合;所述第一层载荷分流孔与两个第二层载荷分流孔呈“品”字形设置;两车架平衡梁由走轮架设在土建轨道上,走轮与土建轨道为活动连接。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船架走轮轮压均布好,可有效的分流集中载荷,使土建结构受载较为均匀,降低工程建造费用,结构简单,大大方便设备的维护和保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面图
图3为图1的B-B剖面图
图4为图1的C-C剖面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附图1~附图4,本发明包括设有走轮7的船架1和土建轨道8,船架1设置在两车架平衡梁6上,车架平衡梁6下设有走轮7,走轮7由轮轴10与车架平衡梁6活动连接,车架平衡梁6由车架11和转轴9与船架1固定连接;所述船架1为“工”字梁焊接而成的板式结构,其上设有矩形开孔的第一层载荷分流孔4和第二层载荷分流孔5,所述第二层载荷分流孔5设置在车架平衡梁6的上方且两对称轴重合;所述第一层载荷分流孔4与两个第二层载荷分流孔5呈“品”字形设置;两车架平衡梁6由走轮7架设在土建轨道8上,走轮7与土建轨道8为活动连接。
参阅附图5,本发明是这样安装和使用的:在船架1上开设矩形的第一层载荷分流孔4和第二层载荷分流孔5,第二层载荷分流孔5开设在车架平衡梁6的上方且两对称轴重合,第一层载荷分流孔4与船架1两对称轴重合,且第一层载荷分流孔4与两个第二层载荷分流孔5呈“品”字形设置;在船架1下部通过车架11和转轴9安装两个车架平衡梁6,两走轮7通过轮轴10安装在车架平衡梁6上。集中载荷3通过墩木4,把力传递到船架1,力流在遇到第一层载荷分流孔4时进行分流,绕过第一层载荷分流孔4分别到达下面的左、右两个第二层载荷分流孔5,力流分别绕过两个第二层载荷分流孔5,再次分流后的力流传递到左、右两车架平衡梁6的转轴9上,通过车架平衡梁6最终把力均匀传递到四个走轮7上。这样集中载荷3分解为4个走轮的轮压,作用于土建轨道8,实现走轮轮压均化,从而使土建结构受载较为均匀。
以上只是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并非用以限制本专利,凡为本发明等效实施,均应包含于本专利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6182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棉牛津色织面料生产工艺
- 下一篇:煤矸石活化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