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消汗臭粘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349910.1 申请日: 2012-09-20
公开(公告)号: CN102839439A 公开(公告)日: 2012-12-26
发明(设计)人: 孔石林 申请(专利权)人: 青岛嘉胜隆贸易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D01F2/08 分类号: D01F2/08;D01D5/06;D01D1/02
代理公司: 青岛高晓专利事务所 37104 代理人: 张世功
地址: 266072 山东省青***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汗臭 粘胶 纤维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纤维制备技术领域,涉及硅酸盐矿物及酸、盐两性物质生产的功能性粘胶纤维,特别是一种含粘胶短纤和粘胶长丝的消汗臭粘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该纤维能够抗菌消臭,消除氨气、醋酸和异戊酸及臭气和人体出汗发生的臭气,适用于纺织、服装及医用等场合。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及健康环保意识的逐渐提高,近年来各种类型的功能性纤维和织物相继出现,包括阻燃功能、抗菌功能、远红外功能、相变储能功能等,如今,消费者对人体皮肤接触最密切的服装等纺织品的功能提出了更加高的要求,那就是消臭抗菌效能。研究发现,不同的臭气是由不同的异味类别组成的,如汗臭是由氨气、醋酸、异戊酸组成;粪便的臭气是由氨气、异戊酸、甲硫醇、吲哚组成;厨房的垃圾臭则包含氨气、硫化氢、甲硫醇、三甲胺等。由于臭味的来源不同,采用的去臭方法也不同。目前常见的是用强的芳香物质掩盖臭气或者用中和剂与臭气混合,使人感觉不到臭味;或是用竹炭的吸附作用吸收臭气,在功能性纤维方面,有利用此原理制成竹炭纤维的介绍,但其制备的纤维颜色为黑色或灰色,不利于染色等后加工,再就是其消除异味主要是分子直径大的臭味及不饱和化合物,如苯、硫醇等,吸收的的种类有限,对于汗臭不能发挥作用。目前市场上对消臭面料主要是通过后整理加工,即将不同原理的消臭材料制成消臭整理剂,在面料进行后整理的过程中通过浸渍、浸轧、涂层等方法将有消臭功能的产分反应或吸附在纤维表面;通过后整理加工方法虽然能够达到消臭效果,但是由于助剂只停留在织物表面,经过多次水洗后可能会被去除,因此有一定局限性。如果直接对纤维或纱线进行浸渍消臭处理,织成的面料对消臭成分的吸附量大大增加,对改善织物的耐水洗性能有了较大提高,但是通过前处理的方法对纤维或纱线进行处理后,会对其染色、整理等过程产生较大影响,同时后道处理过程的的水洗或其他化学处理亦可能对会对消臭效果产生影响。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体臭特别是汗臭对人际交往过程造成不利影响,且臭味的组成成分多会导致细菌的产生,影响身体健康,因此,如何能让与身体密切接触的纺织品面料发生消臭效果且保持持久的耐洗性,成为我们研究的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寻求设计提供一种含粘胶短纤和粘胶长丝并能够消除汗臭的功能性粘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其制备的纤维对臭气有吸附作用,对分子直径较小的恶臭物质和饱和化合物,如氨气、硫化氢有吸附能力,所含的活性氧化铝吸附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纳米氧化锌对有机酸有物理吸附作用,同时也是光催化反应剂,利用光催化反应将臭气降解为无毒无臭的物质,利用化学吸收的作用达到消臭效果,对异戊酸(产生人体臭味的主要脂肪酸)、醋酸的除臭作用明显;纳米氧化锌溶出的金属离子与细菌结合导致细菌死亡,其表面效应使其表面呈正荷性,可吸附呈负荷性的细菌导致细菌失活。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涉及的消汗臭粘胶纤维中包括甲纤和消臭剂,其中甲纤或纤维素重量百分比含量为92.5-98%,消臭剂重量百分比含量为2-7.5%,消臭剂为铝硅酸盐矿物质无机消臭剂,消臭剂的平均粒径≤1um;甲纤或α-纤维素包括粘胶短纤和粘胶长丝,粘胶短纤的干断裂强度>2.23cN/dtex,湿强>1.05cN/dtex;粘胶长丝的断裂强度>1.7cn/dtex,湿强>0.84cn/dtex;能够使氨气减少率≥75%,醋酸减少率≥80%,异戊酸减少率≥85%。

本发明涉及的消汗臭粘胶纤维的制备方法,先将纳米级消臭剂与高浓度纤维素粘胶混合后制得共混纺丝液,再经凝固浴纺丝成型为共混纤维,然后经脱硫、水洗和干燥后处理制得消汗臭粘胶纤维;其具体工艺步骤包括:

(1)将铝硅酸盐矿物系消臭剂经粉碎、湿磨至平均粒径≤1微米,干燥后得纯度重量比大于95%的消臭粉体;

(2)将纤维素浆粕经NAOH浸渍生成甲纤,并去除浆粕中的半纤和杂质,然后经过压榨排出多余的NAOH溶液,再经过粉碎得到碱纤维素的絮状物,其中甲纤重量比含量为28-29%,NAOH重量比含量为15-17%,该絮状物经过老成、黄化,生成纤维素磺酸酯,黄化时二硫化碳的加入重量为甲纤含量的28-4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嘉胜隆贸易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嘉胜隆贸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499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