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消汗臭粘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49910.1 | 申请日: | 2012-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394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孔石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嘉胜隆贸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F2/08 | 分类号: | D01F2/08;D01D5/06;D01D1/02 |
代理公司: | 青岛高晓专利事务所 37104 | 代理人: | 张世功 |
地址: | 266072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汗臭 粘胶 纤维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消汗臭粘胶纤维,其特征在于涉及的消汗臭粘胶纤维中包括甲纤和消臭剂,其中甲纤或纤维素重量百分比含量为92.5-98%,消臭剂重量百分比含量为2-7.5%,消臭剂为铝硅酸盐矿物质无机消臭剂,消臭剂的平均粒径≤1um;甲纤或纤维素包括粘胶短纤和粘胶长丝,粘胶短纤的干断裂强度>2.23cN/dtex,湿强>1.05cN/dtex;粘胶长丝的断裂强度>1.7cn/dtex,湿强>0.84cn/dtex;能够使氨气减少率≥75%,醋酸减少率≥80%,异戊酸减少率≥8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汗臭粘胶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将纳米级消臭剂与高浓度纤维素粘胶混合后制得共混纺丝液,再经凝固浴纺丝成型为共混纤维,然后经脱硫、水洗和干燥后处理制得消汗臭粘胶纤维;其具体工艺步骤包括:
(1)将铝硅酸盐矿物系消臭剂经粉碎、湿磨至平均粒径≤1微米,干燥后得纯度重量比大于95%的消臭粉体;
(2)将纤维素浆粕经NAOH浸渍生成甲纤,去除浆粕中的半纤和杂质,然后经过压榨排出多余的NAOH溶液,再经过粉碎得到碱纤维素的絮状物,其中甲纤重量比含量为28-29%,NAOH重量比含量为15-17%,该絮状物经过老成、黄化,生成纤维素磺酸酯,黄化时二硫化碳的加入重量为甲纤含量的28-40%;
(3)纤维素磺酸酯经过NAOH稀溶液的溶解,制得粘胶纺丝液,将不同批次粘胶纺丝液通过混合消除相互之间的差异性,过滤去除纺丝液中多余的固态或者半溶态的粒子,避免因粒子堵塞喷丝口造成纺丝困难,并经过脱泡去除纺丝液中的气泡,再在静止或流动的状态下储存至熟成,最终形成稳定的粘胶纺丝液,该纺丝液中甲纤重量比含量为8.0-9.0%,NAOH重量比含量为4.0-6.0%,粘度为30-100S,熟成度7-12ml;
(4)在纤维素磺酸酯经NAOH稀溶液溶解的过程至纺丝前的工序中,通过混合搅拌或纺丝前注射的方式将消臭剂分散液均匀添加到粘胶纺丝液中,添加时消臭剂的重量占甲纤重量的2.0-8.0%;
(5)粘胶纺丝液经过计量泵后由喷丝口喷出进入凝固浴中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固态的丝束,凝固浴的组成为:H2SO480-130g/L,Na2SO4260-330g/L,ZnSO48-11g/L,凝固浴温度为45-50℃;
(6)丝束经牵伸制得牵伸粘胶丝束,使丝束内大分子沿轴向取向,稳定纤维形态,牵伸率为130-140%;
(7)将牵伸粘胶丝束经切断、精炼、上油和干燥制成粘胶短纤维;切断时根据需要切断为35-40CM长的棉型纤维、40-51CM长的中长型纤维或者51-76CM长的毛型纤维;水洗除去前面工序所产生的杂质;脱硫降低纤维中的含硫量,脱硫采用亚硫酸钠脱硫,其中亚硫酸钠用量为22g/L,脱硫温度76℃,脱硫时间3分钟;漂白后的纤维具有更好的白度和光泽,酸洗中和脱硫过程中残存的碱液,并去除粘胶纤维上的有色氢氧化物和重金属,盐酸浓度为0.6-5g/L;酸洗后的纤维经过上油得到更好地手感和光泽,并经干燥得到成品粘胶纤维;
(8)经过牵伸的粘胶丝束不经切断,直接通过精炼、上油和干燥制成粘胶长丝,粘胶长丝的后处理工艺采用连续法,整个过程5-10分钟,在提高生产速度的同时避免长时间酸洗造成的消臭剂中金属氧化物的损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嘉胜隆贸易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嘉胜隆贸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4991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