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送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49266.8 | 申请日: | 2012-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584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伍楚晋;欧红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北车集团大同电力机车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4 | 分类号: | B21D37/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丁琛 |
地址: | 037038***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具运送设备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送模装置。
背景技术
大、中型模具是许多工厂常用的工装(如冲模、压模、拉延模等)。请参考图1,大、中型模具通常由上模101和下模102等所组成,模具上设有吊环103及压板104等部件。
由于大、中型模具体积较大,且受压力机封闭的工作台制约,所以装卸模具困难。目前装卸大、中型模具的通常做法是先用天车吊起模具,然后将模具运送到压力机工作台边缘,操作人员再用撬棍等工具将模具撬至工作台上。
因此,目前装卸大、中型模具时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且不易保证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送模装置,其可降低装卸大、中型模具过程中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并保证施工安全。
本发明提供一种送模装置,包括:
底架;
减速器,设于所述底架上,所述减速器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第一连接轴连接,所述减速器的输入轴与动力装置连接;
第二连接轴,所述第二连接轴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轴通过第一法兰盘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轴的第二端与第三连接轴通过第二法兰盘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轴、第二连接轴、第三连接轴和减速器的输出轴共轴线;
第一轴承座,设置于所述底架上,所述第一轴承座中设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连接轴穿设于所述第一轴承中,所述第一轴承座用于支撑所述第一连接轴;
第二轴承座,设置于所述底架上,所述第二轴承座中设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三连接轴穿设于所述第二轴承中,所述第二轴承座用于支撑所述第三连接轴;
两个第一连杆,两个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法兰盘和第二法兰盘上,两个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端之间穿设有连接杆,两个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端通过所述连接杆分别转动连接两个第二连杆的第一端,两个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二端之间转动连接有推板;
辊子支架,设置于所述底架上,支架上排列设置有多个辊子,所述推板搭设于所述辊子上,所述推板能够在所述辊子支架两端的辊子之间滑动,用于推抵模具在所述辊子上移动。
基于上述,本发明提供的送模装置,通过动力装置向减速器提供动力,使减速器带动第一连接轴、第二连接轴、第三连接轴、第一法兰盘和第二法兰盘转动,第一法兰盘和第二法兰盘带动两个第一连杆转动,两个第一连杆带动两个第二连杆转动,从而使推板在辊子上滑动,可通过推板推抵置于辊子上的模具,使模具在辊子上移动,当压力机工作台的台面与辊子所构成的平面相接时,推板可将模具推至压力机工作台的台面上,由此,降低了模具运送过程中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保证了施工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大、中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送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送模装置的结构示意侧视图。
附图标记:
101:上模; 102:下模; 103:吊环;
104:压板; 201:底架; 202:减速器;
203:联轴器; 204:第一连接轴; 205:动力装置;
206:第二连接轴; 207:第一法兰盘; 208:第三连接轴;
209:第二法兰盘; 210:第一轴承座; 211:第一轴承;
212:第二轴承座; 213:第二轴承; 214:第一连杆;
215:连接杆; 216:第二连杆; 217:推板;
218:辊子支架; 219:辊子; 220:牵引杆;
221:挂钩; 222:卸扣; 223:油杯;
224:圆柱滚子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北车集团大同电力机车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北车集团大同电力机车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4926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