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次膜过滤水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47619.0 | 申请日: | 2012-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266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陈耀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福特恩饮水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2 | 分类号: | C02F9/02;C02F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龚燮英 |
地址: | 315336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次 过滤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直饮水的过滤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二次膜过滤水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代社会,大量的工业生产污水、农业生产污水和人们生活污水被排入环境,水的污染问题已越来越严重。面对日益严重的水资源污染,人们对饮水的安全问题已越来越关注。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高品质饮水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为提高饮用水品质,产生了各种直饮水的生产方法,例如纳滤膜过滤法。
采用纳滤膜过滤的方法生产的直饮水不仅能够充分将固体悬浮物、沉淀、细菌、对人体有害的其它大分子杂质、农药残留和重金属等除去,而且还可以有选择性地充分保留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因此,纳滤直饮水是当前一种最为安全和健康的饮用水。但是,当前的纳滤水生产方法和设备存在因为原料水在进入纳滤系统之前没有通过有效的预处理,导致纳滤设备负荷过重,纳滤膜的清洗次数多,间隙时间短和产水率较低等缺点。
发明内容
针对纳滤过滤生产直饮水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二次膜过滤水的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自来水进入纳滤设备过滤之前,先用微滤设备进行过滤处理,以提高纳滤设备的使用效率,从而降低直饮水的生产成本。在纳滤之后,再将水经过活性碳吸附脱色脱味,从而获得高品质的直饮水。
本发明的具体步骤是:简单过滤和脱色脱味-微滤-纳滤。
步骤一,脱色脱味;
首先将污水除色除味处理,利用简单过滤、活性炭过滤或添加漂白粉等现有技术中常用手段将水加工为近似于日常自来水的洁净程度。
步骤二,微滤;
将压力不小于1.5bar的水经水管接入微滤系统过滤得目标微滤水和废弃微滤浓缩水,去除自来水中的悬浮物、细菌、其它沉淀、大分子化合物等有害杂质,目标微滤水作为进一步生产直饮水的原料进入下一工序,废弃微滤浓缩水回收至水池等容器作为日常卫生用水或绿化用水。为进一步保障经过微滤的水压以供纳滤工序使用并且不会对纳滤设备造成过度损耗,接入微滤系统的水压为1.5~6bar。
步骤三,纳滤。
将微滤水泵入纳滤系统过滤,得目标纳滤水和废弃纳滤浓缩水,目标纳滤水作为直饮水灌装入目标容器或目标场所,纳滤过程去除微滤水中的农药残留、重金属及其它对人体有害的大分子化合物等杂质,但充分保留对人体健康有益的矿物质。废弃纳滤浓缩水回收至水池等容器作为日常卫生用水或绿化用水。
在步骤二中,微滤过程采用的方式可以为折叠滤芯、熔喷滤芯、布袋式除尘器或微滤膜等,其孔径范围为0.5~55微米,进压为1.5~6bar。
在步骤三中,纳滤过程采用的方式可以为CA、CTA膜、芳族聚酰胺复合膜或磺化聚醚砜膜等,其孔径为10纳米以内,进压为1~5bar。
与现有纳滤水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
在污水进入纳滤系统之前,采用简单过滤和脱色脱味,将污水加工为接近自来水的洁净程度,然后运用微滤过滤去除水中的悬浮物、细菌、其它沉淀等大分子化合物及有害杂质,减轻对纳滤系统中纳滤膜材料的污染,以减少纳滤膜材料的清洗次数,从而提高纳滤的效率和大幅度节约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
首先采用简单过滤和脱色脱味处理,将污水加工为接近自来水的洁净程度,然后将压力为2.5bar的自来水接入微滤系统,过滤得目标微滤水和废弃微滤浓缩水,去除自来水中的悬浮物、细菌、其它沉淀、大分子化合物等有害杂质,目标微滤水作为进一步生产直饮水的原料进入下一工序,可直接将其通过管道从微滤系统的出口接入纳滤系统。废弃微滤浓缩水回收至水池等容器作为日常卫生用水或绿化用水。在微滤阶段,微滤过程采用的方式可以为折叠滤芯、熔喷滤芯、布袋式除尘器或微滤膜等任意一种,其孔径范围为0.5~55微米即可取出大部分杂质,试验表明孔径为0.5~25微米效果最佳。由于在微滤系统中进水和出水的压力差一般在0.5bar以上,因此为保障经过微滤的水压再供纳滤工序使用并且不会对纳滤设备造成过度损耗,接入微滤系统的水压为1.5~6bar,试验表明2.5~4.5bar效果较为理想。
将目标微滤水泵入纳滤系统过滤,或者直接将微滤系统目标微滤水的出口直接通过管道接入纳滤系统过滤,得目标纳滤水和废弃纳滤浓缩水,目标纳滤水作为直饮水灌装入目标容器或目标场所,纳滤过程去除微滤水中的农药残留、重金属及其它对人体有害的大分子化合物等杂质,但充分保留对人体健康有益的矿物质。废弃纳滤浓缩水回收至水池等容器作为日常卫生用水或绿化用水。纳滤过程采用的方式可以为CA、CTA膜、芳族聚酰胺复合膜或磺化聚醚砜膜等任意一种,其孔径为10纳米以内,由于在纳滤系统中进水和出水的压力差一般在0.5bar以上,因此为保障纳滤系统正常工作并且不会对纳滤设备造成过度损耗,接入纳滤系统的水压为1~5bar,试验表明2~4bar效果较为理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福特恩饮水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福特恩饮水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476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