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潜水式/浮力动力/滑翔(导弹/鱼雷)系统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347014.1 申请日: 2012-09-18
公开(公告)号: CN103673760A 公开(公告)日: 2014-03-26
发明(设计)人: 罗宪安 申请(专利权)人: 罗宪安
主分类号: F41F1/00 分类号: F41F1/00;F41F3/08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650000 云*** 国省代码: 云南;5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潜水 浮力 动力 滑翔 导弹 鱼雷 系统
【说明书】: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潜水式/浮力动力/滑翔(导弹/鱼雷)系统”武器装置,尤其是能以相对其它导弹、鱼雷运载系统;如飞机、潜艇相比较以极其廉价的制造成本、简单的布放方法,实现长期水下潜伏,作战时在近距离依靠浮力牵引滑翔接近目标,最后阶段使用固体推进器突然袭击水面、水下舰船的武器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导弹(鱼雷)系统存放、运输、发射都必须依托一个载体;地面是运输车;地下是发射井;水面上是舰船;鱼雷水下是潜艇;空中是飞机等。实际上这些载体的存在和运动,一旦出现就可能被远程雷达、预警飞机、太空卫星等实时监视并发现。即使这些载体主动发动攻击导弹(鱼雷),但在发射后,很多在到达目标之前就已经被对方各种方式拦截了,其打击效果被大大削弱了。实战时,主动进攻的航母战斗群出动时,几百公里面积内的所有目标均被监视。若被攻击方没有强大军力和全面的技术优势对抗时,几乎就是挨打的角色。即使被攻击方利用各类运载系统主动反击时,运动和发射的同时也就暴露了自己,马上就成为敌方再次直接打击的目标,不可避免的导致我方战斗人员出现伤亡。 

在现代战争中,发动战争的一方往往具有战场的绝对优势;制空权、制海权、太空权;并往往是首先发动突然袭击,利用航母战斗群、巡航导弹、战略轰炸机等,强势进攻消灭守方的军事力量;事实上(海湾战争、最近的利比亚战争)已经证明,遭受一轮科学策划的海空一体化的突袭的后果是;海军基地、地面机场、导弹基地、通信系统几乎全部瘫痪,基本丧失有效的回击力量,守方已经落入处处挨打被动的地位,最终以全面崩溃而战败。显然不想成为战败者,在理念上就必须是主动进攻战略;而居于人类的基本价值观和道义立场,又不能发动偷袭和主动进攻?现在某些国家正在积极发展海军进攻力量,意图争夺更多海洋权益。那如何在这种现实下维护民族和国家利益?避免遭到侵略战争时承受巨大的损失? 

在这种形势下,可以选择的战略只能是防范于未然,先发制人,提前有效的瓦解敌方海上的进攻优势,有效的遏制打击、破坏敌方核心进攻力量,拒敌于千里之外。 

专利设计的潜水式/浮力动力/滑翔(导弹/鱼雷)系统,可提前秘密投放潜伏在敌方军港、航道等必经的航道、航线海底,战时给予激活,并以极小的成本使敌方舰船还未参战就付出丧失战斗力和严重损毁的沉重代价,把偷袭珍珠港战例历史重现。尔后有利我方后发制于人消灭敌人;迫使敌方放弃、停止发动战争,最终避免大规模战争的发生。这是发明本新式武器系统的目的。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导弹、鱼雷运载系统、飞机、载人潜艇存在的物力、人力成本巨大和我方武器运载系统容易暴露的致命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潜水式/浮力动力/滑翔(导弹/鱼雷)系统》;该系统使用隐形材料制造,核心价值是摆脱了导弹(鱼雷)对各类昂贵、复杂、庞大的运载系统的依赖,实现了微型化、无人化、隐形化和具有自毁功能。需要时可利用各种军用、民用、渔船、商船船舶和飞机在海域、航线、港口、岛屿附近实施隐秘布防。该系统能长时间的潜伏在敌方军事基地、港口附近的航道水下,在需要时接受基地的作战指令(借助与潜艇通讯的技术)激活,启动进攻程序,(导弹/鱼雷)在一定范围距离内(自主判断后)自动迎面攻击目标。由于(导弹/鱼雷)采取提前秘密布放,处于海床不动,敌方不知其存在和发现具体位置,当设定攻击目标出现时,最有可能在最近的距离、最短的时间内对敌方船 舰发动突然袭击;(攻击对象是大中型船舰)由于攻击时没有运载系统的出现,(导弹/鱼雷)利用浮力滑翔接近目标并突然袭击,其成功率将大大提高。特别多个(导弹/鱼雷)系统潜伏在不同位置但同时发动攻击时,更难于拦击,突击效果更好。 

本(导弹/鱼雷)系统研发、生产、投入资金及时间的成本,相对于常规运载系统:潜艇、飞机、舰艇等比较而言几乎微不足道,但却可极大的弥补加强我国海军近海海岛防卫、在远洋封锁敌国水域、航线、港口、岛屿的能力,该(导弹/鱼雷)系统特别适合打击遏制大水面舰艇和潜艇的海上活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潜水式/浮力动力/滑翔(导弹/鱼雷)系统中,利用浮筒舱排除水后比重变小产生的浮力作为(导弹/鱼雷)的初始滑翔动力,(导弹/鱼雷)上面安装八组控制鳍及付翼,利用浮力产生的动能积累初始速度,控制(导弹/鱼雷)的滑翔运动方向和速度,自动接近目标,最后阶段使用固体推进器加速(导弹/鱼雷)突然袭击水面、水下舰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宪安,未经罗宪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470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