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厚铜板防焊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46989.2 | 申请日: | 2012-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835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曾祥福;张晃初 | 申请(专利权)人: | 胜宏科技(惠州)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3/28 | 分类号: | H05K3/28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任海燕;陈文福 |
地址: | 516211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铜板 焊工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印刷电路板制作工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厚铜板防焊工艺。
背景技术
印刷电路板制作过程中,需要针对厚铜板进行防焊处理,以达到如下的目的:
1、防止导体线路之间因潮气,化学品等引致的不同程度短路;
2、防止在生产及装配元件过程中因操作不良造成的开路;
3、防止导体部分位置沾锡;
4、使印制板线路与各种温湿度,酸碱性环境绝缘,以保证印制线路板的良好电气功能。
为了保证防焊品质,目前的防焊工艺采用重复两遍防焊流程的方式进行,基本流程为:
第一次前处理→印刷→预烤→对位→曝光→显影→检验→固化;
第二次前处理→印刷→预烤→对位→曝光→显影→检验→固化。
但采用该流程制作存在三个特别突出的问题:
1、生产周期长,导致生产效益跟不上。
2、需重复两次流程,所以导致生产成本较高。
3、第一次防焊流程完成后若不进行固化,第二次防焊时油墨容易受到溶剂攻击,影响防焊层与铜面和基材结合的稳固性,若进行固化处理,则由于厚铜板需要从低温开始烘烤,耗时长,在第二次防焊制作时如造成不良板将很难退洗重工,品质方面特别难以管控。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克服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厚铜板防焊工艺,利用本工艺对厚铜板进行防焊处理,流程简单、工艺周期短,有利于节省成本和提升防焊品质。
本发明通过下述方案实现:一种厚铜板防焊工艺,其工艺流程如下:
1)、对厚铜板进行前处理后,在68°C至70°C条件下预烘烤5至8分钟,静置20-30分钟;
2)、对厚铜板进行第一次印刷后,静置10-15分钟后,在68°C至70°C条件下进行第一次预烤5-8分钟,再静置10-15分钟;
3)、对厚铜板进行第二次印刷后,静置10-20分钟,在70°C至72°C条件下进行第二次预烤25-30分钟;
4)、静置10-15分钟后,对厚铜板依次进行对位、曝光、显影、检验、后固化。
采用本发明工艺对厚铜板进行防焊处理,与目前常用的采用重复两遍防焊流程的防焊工艺相比, 创新点之一在于除印刷和预烤工序经过两次以外,其余工序仅需要一次即可完成,使得整体防焊流程缩短,这就使得工艺流程简单、工艺周期短,有利于节省成本。
本发明工艺的另一个创新点在于,对厚铜板进行前处理后,在68°C至70°C的相对低温条件下进行预烘烤5至8分钟,再静置20-30分钟,可使得经前处理后的厚铜板,经低温预烘烤后在进行印刷之前保持表面干燥,确保厚铜板表面无水汽残留,以提高印刷品质。厚铜板经前处理后,往往在板面的边角处易存在水分残留,若水分残留未得到妥善处理,则将影响印刷品质。因此,本发明工艺通过68°C至70°C的相对低温对前处理后的厚铜板进行预烘烤,能够消除板面的边角处易存在水分残留,从而使得后续的印刷工序在无水分残留的情况下进行,能够显著提高印刷品质。发明人经过研究发现,预烘烤温度宜控制在68°C至70°C的相对低温条件,且预烘烤时间宜控制在5至8分钟。这是因为板面的边角处往往存在较少的水分残留,短时间的低温预烘烤即可使水分消除,同时考虑到低温不至于造成板面膨胀,而将预烘烤控制在5至8分钟钟则是考虑缩短工艺周期短,提高防焊效率。静置20-30分钟,是为了使经预烘烤的厚铜板板面恢复正常温度,以便在常温条件下对厚铜板进行第一次印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胜宏科技(惠州)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胜宏科技(惠州)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4698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冲击吸收件
- 下一篇:复合弯振双足旋转超声电机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