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独链条挖掘提升平移散装物料系列机械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43872.9 | 申请日: | 2012-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791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李广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广辉 |
主分类号: | E02F3/08 | 分类号: | E02F3/08;E02F3/12;E02F5/28;B65G67/04;B65G67/6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1000 河南省洛阳市老城区黄***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链条 挖掘 提升 平移 散装 物料 系列 机械 | ||
技术领域
本系列机械是独链条挖掘提升平移系列机械设备,应用于散装物料,不间断工作,提升、装车、码头卸船、泥底河道清淤、城市公路高速路立交桥下洪水过后清淤、农田水利挖沟、蟹塘、虾池、鱼塘挖泥的系列机械设备。尤其对因雨水侵泡、车轮碾压、风干后坚硬的各种煤或泥土,具有挖掘功能。
背景技术
目前,散装物料陆地移动位置,(如:煤、沙石、泥土等)使用的机械种类比较繁多,一般情况下大多数采用装载机或推土机、加轮式挖掘提升机、再加传送带(附图1);卸船多采用吊车抓斗、加传送带(附图2)。河道清淤采用船载长臂勾挖机或轮式提升机加泥浆泵加输送泥浆管道(附图3)。现有工厂用的上料提升机,垂直提升不能挖掘;挖沙船可以挖掘也能倾斜提升,是双链条或多链条的,因链条受力不均,磨损程度不一样造成链条长短的变化,需要经常截断链条再焊接调整长度,工作时,因链条悬空载物,不停颤动,遇到刮风天气发生大幅度摇摆,故障率高;燃煤锅炉常用的双链条刮板式出渣机,虽然达到了平移和倾斜提升,但不能挖掘,并且链条同样出现磨损长短不一样现象,也需要经常调整链条长度,刮板拖动物料、在底板槽内滑行,摩擦阻力很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基于魏晋时期,马钧的翻车工作原理(附图4)。为适应各种工作面的需求,该系列机械设备,针对工作场地环境不同设计,采用车载、船载、门桥升降伸缩、高塔悬臂钢丝绳提拉、自行行走可移动,无间歇连续工作,达到多角度挖掘提升平移物料。目前没有发现与本设计同类型的机械产品。
1. 独链条挖掘提升主机:主机的结构组合形式及工作方法,在伸缩构架两端、固定转动轴,转动轴带动链条轮,链条轮带动链条,在链条上安装滑动小车,滑动小车上固定挖掘提升小斗,滑动小车车轮一边大一边小,嵌入槽状环形滑道,沿着槽状环形滑道运动,挖掘提升设备通过固定在伸缩构架上的三角形与传送设备连接在一起,从而达到物料多角度提升平移之目的;伸缩构架:调节链条松紧,延伸挖掘深度;链盒:当工作场地倾斜,因重力或野外风力吹动,造成链条偏移或摇摆时,链条有上下两个链盒限位;槽状环形滑道:当倾斜挖掘提升或挖掘到重物时,防止挖掘提升小斗摇摆颤动,还有改变提升物料和挖掘提升小斗及链条自身的垂直向下的受力方向,滑到下部留有小口,散落进滑道的物料自行滑落;滑动小车:是固定挖掘小斗的部件,滑动小车的轮,嵌入槽状环形滑道,在滑道内运行。
2. 2012LIWTN农田水利用机械,用电机减速机点动倒正开关连杆控制方向的遥控控制系统,用宽窄挖掘小斗分力挖掘。
3. 2012LIWTHXCL航运河道卸船机械:挖掘提升主机与传送设备的三角形连接,传送设备的伸缩滑轮液压支架。
4. 2012LIWTNHQC泥底河道清淤机械船:牛拉犁省力方法、犁组的组合及犁组升降装置、双开门无底船的卸泥方法、刮板提升平移机上部的门窗合页形状盖板。
5. 2012LIWTNLXQ农用履带蟹塘清淤机械:整机造型及工作方法。
6. 2012LIWTLLSZ陆地履带散装货物装车机械:整机造型及工作方法。
7. 2012LIWTMSSXC码头门桥升降伸缩卸船机械:利用三角形连接完成的两次液压升降方法,第一传送设备和第二传送设备的RT三角形连接,防止移动卡住、拉弯变形方法,整机造型及工作方法。
8. 2012LIWTMSSCZ码头门桥升降伸缩卸船机械四组合体机械:组合及该机械组成的梯形阵列造型,整机造型及工作方法。
9. 2012LIWTMXD码头斜拉吊臂卸船机械,整机造型及工作方法。
10. 该系列机械的内外结构、形状样式、工作形式、整机造型及工作方法。
11.该系列机械分小型机、大型机、巨型机。根据多次样机的制作试验,3D动画的电脑模拟,对不同用途、伸缩构架、链盒、槽状环形滑道、链条等从形状和大小尺寸及材质上都有变化,在附图中加以说明。
(附图1)是用煤企业常用的推土机、轮式挖掘提升机、传送带等形式。
(附图2)是目前运河采用的卸船设备,吊车抓斗、漏斗、传送带等形式。
(附图3)是现有的河道清淤设备,船载长臂勾挖机。轮式挖掘机加泥浆泵加输泥管道等形式。
(附图4)东汉时毕岚发明、魏晋时马钧予以完善推广。翻车也叫龙骨车。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附图5)创作轨迹,第一代试验机和3D模型。
(附图6)创作轨迹,第二代试验机工作场景和3D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广辉,未经李广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4387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