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冷却原子的柱形腔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43845.1 | 申请日: | 2012-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684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孟艳玲;成华东;郑本昌;肖玲;刘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3L7/26 | 分类号: | H03L7/26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 代理人: | 张泽纯 |
地址: | 2018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却 原子 柱形腔 装置 | ||
1.一种冷却原子的柱形腔装置,特征在于其构成包括一个密封的圆筒形腔,在该圆筒形腔的底面中央具有一个通孔,该圆筒形腔经该通孔向外固定一个连接管,在所述的通孔的四周中心对称地设有四个通光窗口,每个窗口都供冷却光和抽运光光束输入,所述的连接管通过一个三通或四通等过渡器件分别与真空系统和原子源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原子的柱形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筒形腔由石英制成,在外壁喷涂漫反射率大于98%的漫反射涂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原子的柱形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筒形腔由金属制成,内壁抛光成镜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原子的柱形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管其内径为5~2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原子的柱形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四个通光窗口的中心与所述的圆筒形腔的中心之间的距离为所述的圆筒形腔半径的0.2~0.8倍;所述的四个通光窗口的直径为2~5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原子的柱形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四个冷却光与抽运光光束的光功率的偏差小于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4384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