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大体积混凝土桥墩的多功能罩面材料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42139.5 | 申请日: | 2012-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268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李好新;杨玉颖;杨晓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 代理人: | 张磊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体积 混凝土 桥墩 多功能 材料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大体积混凝土桥墩多功能罩面材料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对铁路工程建设项目的不断投入,大型混凝土工程越来越多,由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和本身变形、约束等一系列问题,硬化成型的大体积混凝土中存在着众多的微孔隙、气穴和微裂缝,正是由于这些初始缺陷的存在使得大体积混凝土呈现出一些非均质的特性。微裂缝通常是一种无害裂缝,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承重、防渗及其他一些使用功能不产生危害。但是在大体积混凝土受到荷载、温差等作用之后,微裂缝就会不断的扩展和连通,最终形成我们肉眼可见的宏观裂缝,也就是混凝土工程中常说的裂缝。由于裂缝的存在和发展通常会使内部的钢筋等材料产生腐蚀,降低钢筋混凝土材料的承载能力、耐久性及抗渗能力,影响建筑物的外观、使用寿命,严重者将会威胁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和我国铁路工程建设的百年大计。因此,对大体积混凝土裂缝进行处理,保证大体积混凝土桥墩的安全使用,十分重要。
当前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处理方法主要有表面修补法,灌浆、嵌逢封堵法,结构加固法,混凝土置换法,电化学防护法以及仿生自愈合法。表面修补法是一种简单、常见的修补方法,它主要适用于稳定和对结构承载能力没有影响的表面裂缝以及深进裂缝的处理。通常的处理措施是在裂缝的表面涂抹水泥浆、环氧胶泥或在混凝土表面涂刷油漆、沥青等防腐材料,在防护的同时为了防止混凝土受各种作用的影响继续开裂,通常可以采用在裂缝的表面粘贴玻璃纤维布等措施。纵观大体积混凝土裂缝表面处理的措施,都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1)现有的这些表面处理措施缺乏对大体积混凝土表面的色泽考虑,处理材料与混凝土色差较大,严重影响到了大体积混凝土的美观和整体性。
(2)现有的这些措施未考虑到新旧混凝土间的收缩相容性,由于表面处理材料与旧混凝土之间的收缩不同,难免导致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与新处理材料界面间的二次开裂,无法彻底的解决和发挥表面处理措施对大体积混凝土裂缝进一步开裂的防治功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大体积混凝土桥墩的多功能罩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出的基于大体积混凝土桥墩的多功能罩面材料,由普通硅酸盐水泥、白水泥、乳胶粉、纤维、粒径大小为10~100μm废旧玻璃粉和混凝土膨胀剂组成,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为:
普通硅酸盐水泥 20wt%~55wt%
白水泥 10wt%~25wt%
乳胶粉 0.2wt%~1.5wt%
纤维 0.2wt%~2.5wt%
粒径为10~100μm废旧玻璃粉30wt%~70wt%
混凝土膨胀剂 0.2wt%~1.5wt%,
其总重量满足100%。
本发明中,所述大体积混凝土桥墩多功能罩面材料喷涂厚度为0.5~2mm。
本发明提出的大体积混凝土桥墩多功能罩面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为:按原料配比将普通硅酸盐水泥、白水泥、乳胶粉、纤维、粒径大小为10~100μm废旧玻璃粉和混凝土膨胀剂,在任何均化机械中进行均化,即得所需产品。
本发明中,普通硅酸盐水泥主要用作胶凝材料,白水泥主要用作调整罩面材料的色泽,乳胶粉主要用作提高罩面材料的粘结强度,纤维用于防止罩面材料的再次出现裂缝,废旧玻璃粉主要用作改善罩面材料的感官度,膨胀剂主要用作防止罩面材料收缩而引起的裂缝的产生。本发明生产多功能罩面材料,应用于大体积混凝土桥墩,对大体积混凝土的表面裂缝进行修复,可改善大体积混凝土桥墩的表面感官度,同时可防止由于裂缝的存在和发展,使得大体积混凝土材料的承载能力、耐久性及抗渗能力降低。
本发明制备的产品产生修饰和修复大体积混凝土表面裂缝的途径是:采用白水泥调整罩面材料的色泽,通过废旧玻璃粉改善材料的感官度,通过膨胀剂的使用解决因新旧混凝土收缩的相容性而引起的再次开裂问题。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采用6中不同功能的材料,均化复合制备成罩面材料,用于修饰和修复大体积混凝土桥墩的表面,解决目前大体积混凝土表面修复措施在应用上缺乏美感和难以防止二次开裂的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4213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减压功能的一体式室内消火栓
- 下一篇:曲臂回转式消防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