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线控制动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40793.2 | 申请日: | 2012-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530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王维锐;石浩然;葛正;傅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台州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16D55/224 | 分类号: | F16D55/224;F16D65/14;F16D65/56;F16D123/00;F16D121/24;F16D121/14;F16D125/40;F16D125/34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南方商标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5 | 代理人: | 白家驹 |
地址: | 317600 浙江省台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控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动器,具体涉及一种汽车线控制动器。
背景技术
“安全、节能、环保”是汽车未来发展的三大主题,制动系统作为汽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汽车行驶的安全性。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同时消费者对汽车安全性能的要求日益提高,汽车制动也得到不断的发展。
目前的制动系统都是基于传统的液压制动系统,植入ABS(防抱死制动系统)、TCS(循迹控制系统)、ESP(电子车身稳定装置)等实现的。传统的液压制动系统由于其液压回路易泄露、制动相应速度慢、踏板性能差、装配维修难度大、不易模块集成等缺点,促使人们开发出新一代的汽车制动系统,即线控制动系统(Brake By Wire)。但是,现有的线控制动器缺少制动间隙调节功能,并且轴向、径向的尺寸较大,安装比较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线控制动器,它可以自动调节制动间隙。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汽车线控制动器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包括制动盘6,制动盘6的两侧设置有摩擦片4,摩擦片4固定连接活塞7;活塞7通过平键8实现与制动钳体5的径向连接,防止活塞7发生转动,活塞7与制动钳体5之间设置有密封圈9;活塞7能够沿制动钳体5的轴向移动;活塞7连接梯形螺母10,梯形螺母10能够沿活塞7的内孔轴向移动;梯形螺母10与丝杠的梯形螺纹端15C配合连接;丝杠的滚珠丝杠段15B上活动设置有传动螺母16,传动螺母16固定连接蜗轮14,蜗轮14与蜗杆12相啮合,蜗杆12固定连接制动器驱动电机3A的输出端,实现将制动器驱动电机3A的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制动器驱动电机3A与制动器3B的制动钳体5垂直安装。
所述活塞7与梯形螺母10之间通过锥形面实现配合,在制动阶段能够防止活塞7与梯形螺母10之间的相对转动。
所述梯形螺母10的后端设置有推力球轴承17,推力球轴承17通过弹簧11与活塞7固定连接。
当所述摩擦片4产生磨损后,制动时,制动器驱动电机3A通过调节螺母16带动丝杠沿轴向移动,丝杠带动其上的梯形螺母10及活塞7向制动盘6方向移动,与活塞7配合的密封圈9产生变形;由于摩擦片4的磨损量大于密封圈9的最大变形量,活塞7将会相对于密封圈9进行滑移,进一步使摩擦片4贴近制动盘6,从而产生制动力;解除制动时,制动器驱动电机3A反向旋转,带动丝杠回移,梯形螺母10及活塞7同步回移,密封圈9的变形释放,回到正常形状;由于丝杠的回移量大于活塞7的位移量,使与丝杠连接的梯形螺母10与活塞7分离,储存有弹性势能的弹簧11通过推力球轴承17带动梯形螺母10转动,使分离后的梯形螺母10再次靠近活塞7,从而将丝杠与活塞7之间的制动间隙自动补偿,从而实现摩擦片4产生磨损后的制动间隙自动调节功能。
所述弹簧11是板簧。
所述梯形螺母10的后端设置有推力球轴承17,推力球轴承17的外圈固定连接梯形螺母10,推力球轴承17的内圈通过轴承推板20固定套设于丝杠上;轴承推板20连接拉伸弹簧19的一端,拉伸弹簧19的另一端通过固定螺栓 18固定连接制动钳体5;拉伸弹簧19沿制动钳体5的轴向设置。
所述当摩擦片4产生磨损后,制动时,制动器驱动电机3A通过调节螺母16带动丝杠沿轴向移动,丝杠带动其上的梯形螺母10及活塞7向制动盘6方向移动,与活塞7配合的密封圈9产生变形;由于摩擦片4的磨损量大于密封圈9的最大变形量,活塞7将会相对于密封圈9进行滑移,进一步使摩擦片4贴近制动盘6,从而产生制动力;解除制动时,制动器驱动电机3A反向旋转,带动丝杠回移,梯形螺母10及活塞7同步回移,密封圈9的变形释放,回到正常形状;由于丝杠的回移量大于活塞7的位移量,使与丝杠连接的梯形螺母10与活塞7分离;储存有弹性势能的拉伸弹簧19通过推力球轴承17带动梯形螺母10转动,同时梯形螺母10与丝杠产生轴向位移,使梯形螺母10靠近活塞7,从而实现当摩擦片4产生磨损时的制动间隙自动调节功能。
所述丝杠的花键段15A通过花键与制动钳体5配合,使丝杠只能沿着制动钳体5的轴向移动。
所述传动螺母16通过轴承13与制动钳体5连接。
本发明可以达到的技术效果是:
本发明的电机输出采用蜗杆蜗轮传动机构,使电机与蜗轮为垂直交错分布,能够大大缩小安装空间。
本发明的蜗轮蜗杆具有自锁功能,电机停止转动,制动器的力矩可以保持输出;电机反转,制动力释放。
本发明的蜗轮蜗杆连接具有减速增矩功能,能够将电机的输出转矩放大后,传递给丝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台州研究院,未经浙江大学台州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4079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