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涡轮压缩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35844.2 | 申请日: | 2012-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964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吉冈彻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
主分类号: | F04D17/12 | 分类号: | F04D17/12;F04D29/58;F04D29/063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朱美红;杨楷 |
地址: | 日本兵库***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涡轮 压缩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从驱动轴经由驱动齿轮驱动叶轮的旋转轴的齿轮内置型的多级式涡轮压缩机。
背景技术
首先,对于有关以往例的多级式涡轮压缩机,以下参照附图6~图9进行说明。图6是有关以往技术1的离心压缩机的俯视图,图7是图6的Ⅳ-Ⅳ向视图,图8是有关以往技术2的涡轮压缩机的侧剖视图,图9是将有关以往技术2的涡轮压缩机设置多台的情况下的冷却水配管系统图的一例。
有关以往技术1的离心压缩机的压缩机主体44具有分别具备中空构造的压缩机基部45、齿轮箱壳体部46、第一级涡旋部47、第二级涡旋部48、和马达安装台49、将这些各部通过铸造而一体地形成的构造。
并且,在压缩机基部45的内部的靠一端A侧的部分上,形成有积存润滑油的润滑油积存室52,在压缩机基部45的内部的靠另一端B侧的部分上,形成有内装热交换元件(未图示)的中间冷却器室50、和内装其他热交换元件(未图示)的后冷却器室51。
此外,在压缩机基部45的靠一端A侧的端部上,安装有开口部盖59、60,以使其将润滑油积存室52的开口部56、57分别分开覆盖,在压缩机基部45的靠另一端B侧的端部上,安装有开口部盖58,以使其将中间冷却器室50、后冷却器室51的开口部54、55一体地覆盖。
在上述开口部盖58中,设有用来对内装在两冷却器室50、51中的热交换元件进行冷却介质的交接的管路(未图示),通过使冷却介质从压缩机基部45的外部对各热交换元件流通,在该冷却介质与两冷却器室50、51的内部的气体之间进行热交换,将上述气体冷却。此外,在上述后冷却器室51上设有向外部开口的气体出口(未图示)。
齿轮箱壳体部46设在上述压缩机基部45的上侧部,在内部内装有具有输入轴和输出轴的增速齿轮机构(未图示)。此外,在齿轮箱壳体部46的上端,安装着将上述增速齿轮机构覆盖的齿轮箱盖61,另一方面,在齿轮箱壳体部46的内部,形成有从增速齿轮的设置部分向上述润滑油积存室52延伸的润滑油回收流路75。
进而,在第一级涡旋部47的内部,形成有从涡旋室62向上述压缩机基部45的内部的中间冷却器室50的靠一端A侧端部附近延伸的第一级吐出流路66,通过叶轮(未图示)旋转,从气体入口65流入到第一级涡旋部47中而被压缩的气体经过第一级吐出流路66流入到中间冷却器室50中。
进而,在第二级涡旋部48的内部,形成有从上述压缩机基部45的内部的中间冷却器室50的靠另一端B侧端部附近向涡旋室67延伸的第二级吸入流路70、和从涡旋室67向压缩机基部45内部的后冷却器室51的靠另一端B侧端部附近延伸的第二级吐出流路71,通过叶轮旋转,从第二级吸入流路70流入到第二级涡旋部48中而被压缩的气体经过第二级吐出流路71流入到后冷却器室51中(例如参照日本·特开平7-103162号)。
但是,有关该以往技术1的离心压缩机压缩机主体44与中间冷却器室50及后冷却器室51、以及将压缩机主体44与上述冷却器室50、51连接的配管(未图示)的一部分为一体构造,由于在收纳增速齿轮的齿轮箱壳体部61的底部形成有底板61a,所以被喷射到该齿轮箱壳体部61内的润滑油碰到上述底板61a而弹回,碰撞到增速齿轮上而使机械损失增大。结果,导致离心压缩机的性能下降。
另一方面,以往技术2虽然将由收纳增速齿轮(未图示)的齿轮箱81、第1级压缩机85及第2级压缩机86构成的压缩机主体、第1气体冷却部82及第2气体冷却部83、以及将上述压缩机主体与第1气体冷却部82及第2气体冷却部83连接的配管的一部分(例如,1级压缩空气流通路88或2级压缩空气流通路89)做成了一体构造这一点与上述以往技术1相同,但如图8所示,为去除了齿轮箱81的底板而直接将润滑油回收到润滑油箱87中的构造(参照日本·特许第4048078号)。因而,没有如以往技术1那样、润滑油碰到上述底板61a而弹回、使机械损失增大、导致离心压缩机的性能下降的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未经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3584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节段式多级泵首级双吸式导叶结构
- 下一篇:一种离心压缩机及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