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飞行器进气道隔道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33586.4 | 申请日: | 2012-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262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周小勇;辛荣提;冷智辉;何飞;沈亮;胡志东;符松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D33/02 | 分类号: | B64D33/02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6115 | 代理人: | 施秀瑾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飞行器 进气道隔道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飞行器结构设计,特别是涉及一种飞行器进气道隔道结构设计。
背景技术
为了减少进入进气道内的低能气流,提高进气道总压恢复能力,飞行器设计通常在进气道与其表面之间增加进气道隔道。常规进气道隔道由进气道唇口、隔道隔板及飞行器表面蒙皮组成,隔道隔板用于连接和支撑进气道,使进气口与飞行器机体保持一定距离,保证隔道完成排出低能气流的功能。常规进气道隔道为槽型结构,会使飞行器气动阻力增大,降低飞行器的整体气动性能;对于具有隐身要求的飞行器,常规进气道隔道被雷达波直接照射,雷达波反射强度大,隐身性能差。
发明内容
(1)本发明的目的
提供一种改进的进气道隔道结构,以提高飞行器的整体气动性能和隐身性能。
(2)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飞行器进气道隔道结构包括飞行器表面蒙皮、进气道唇口、隔道隔板,其特征是在进气道两侧分别增设有隔道挡板,隔道挡板与进气道一体化设计,并与飞行器表面蒙皮相连接。隔道挡板由内外蒙皮结构件组成,内外蒙皮结构件闭合后形成气流通道出口,外蒙皮结构件与进气道表面一体化设计,内蒙皮结构件与外唇口、隔道挡板融合设计,使之与隔道形成气流通道,气流通过隔道后向提高气动性能的区域排出。
(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增设了隔道挡板的进气道隔道,对隔道的部分区域进行遮挡,避免侧向雷达波直接照射,减少隔道内形成的多次反射,有效降低侧向雷达波反射回波,提高飞行器隐身性能。同时形成了引导低能气流的通道,使通道排出的气流提高出口处气动能量,改善飞行器的整体气动性能。
附图说明
附图1:进气道隔道主视图。
附图2:进气道隔道左视图。
附图3:进气道隔道俯视图。
附图4:进气道隔道三维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如下:如附图1-3所示,本发明的进气道隔道由飞行器表面蒙皮1、进气道唇口2、隔道隔板4及隔道挡板5组成,进气道唇口2是进气道3入口边缘,由内唇7、外唇8组成,与进入进气道内的气流接触的为内唇8,与进入隔道内的气流接触的为外唇7;隔道隔板4固定连接于进气道唇口2与飞行器表面蒙皮1之间,其前缘位于隔道挡板5前缘之后,其后缘与隔道挡板5后缘平齐;隔道挡板5由内外两块蒙皮结构件构成,外蒙皮结构件与进气道表面一体化设计,内蒙皮结构件与外唇口、隔道挡板融合设计,使之与隔道形成气流通道,达到排出低能气流的功能,隔道挡板内外蒙皮结构件闭合后形成气流通道出口,气流通过隔道后向区域6排出,提高该处气动能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3358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