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床连续吸附式制冷系统及其制冷方法和一种空调机组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33079.0 | 申请日: | 2012-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733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苏东波;刘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17/00 | 分类号: | F25B17/00;F25B41/04;F25B41/06;F24F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魏晓波 |
地址: | 51907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续 吸附 制冷系统 及其 制冷 方法 一种 空调 机组 | ||
1.一种双床连续吸附式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吸附床(1)和与所述第一吸附床(1)进行传质的第一蒸发器(5);
第二吸附床(2)和与所述第二吸附床(2)进行传质的第二蒸发器(6);
进口分别与所述第一吸附床(1)和所述第二吸附床(2)相连通的冷凝器(3),所述冷凝器(3)的出口分别与所述第一蒸发器(5)和第二蒸发器(6)相连通,所述冷凝器(3)的底端向其顶端方向凹陷,并形成供所述第一吸附床(1)和所述第二吸附床(2)嵌入的凹陷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床连续吸附式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壳体(4)和第二壳体(7),所述第一蒸发器(5)和所述第一吸附床(1)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4)内;所述第二吸附床(2)和所述第二蒸发器(6)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7)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床连续吸附式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连通所述第一蒸发器(5)和所述双床连续吸附式制冷系统的过冷储液罐(8)的第一连接管上设置有第一阀门(81);连通所述第二蒸发器(6)和所述过冷储液罐(8)的第二连接管上设置有第二阀门(82)。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床连续吸附式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冷储液罐(8)上设置有第一旁通管(83)和第二旁通管(84);所述第一旁通管(83)与所述第一连接管相连通,且所述第一旁通管(83)与所述第一连接管的连通位置位于所述第一阀门(81)的下游;所述第二旁通管(84)与所述第二连接管相连通,且所述第二旁通管(84)与所述第二连接管的连通位置位于所述第二阀门(82)的下游。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床连续吸附式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3)为蒸发式冷凝器,所述蒸发式冷凝器的壳体底端设置有水槽(34),所述蒸发式冷凝器的壳体的底壳向其顶壳方向凹陷形成所述凹陷部;所述蒸发式冷凝器的壳体的进口和出口分别设置于其底壳向其顶壳方向凹陷的部分。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床连续吸附式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床连续吸附式制冷系统的过冷储液罐(8)位于所述蒸发式冷凝器的壳体内部,并置于所述水槽(34)中。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床连续吸附式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水槽(34)相连通,用于使所述水槽(34)内的水冷却所述第一吸附床(1)和所述第二吸附床(2)的冷却水泵(38);和与所述水槽(34)相连通,供冷却所述第一吸附床(1)和所述第二吸附床(2)的水回流至所述水槽(34)的回水管(39);用于供水冷却所述第一吸附床(1)和所述第二吸附床(2)的冷却管,所述冷却管分别与所述水槽(34)和所述回水管(39)相连通。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床连续吸附式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3)的换热器(33)为套管换热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床连续吸附式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33)包括第一组换热器(331)和第二组换热器(332),所述过冷储液罐(8)具体包括两个独立的第一分罐(87)和第二分罐(88);所述第一组换热器(331)分别与所述第一吸附床(1)和所述第一分罐(87)相连通,第二组换热器(332)分别与所述第二吸附床(2)和所述第二分罐(88)相连通;所述第一分罐(87)与所述第二蒸发器(6)相连通,所述第二分罐(88)与所述第一蒸发器(5)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3307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应用于酸碱环境中的原子力显微镜液下针尖支架
- 下一篇:多功能数码产品保护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