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对二甲苯的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25110.6 | 申请日: | 2012-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644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陈亮;肖剑;张鸿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7C15/08 | 分类号: | C07C15/08;C07C7/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甲苯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二甲苯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二甲苯是聚酯工业的重要原料,主要用于生产精对苯二甲酸(PTA)或精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进而由PTA和DMT去生产聚酯(PET),分离混合二甲苯是对二甲苯的主要生产方法。混合二甲苯主要由对二甲苯、间二甲苯、邻二甲苯和乙苯组成,各组分间的沸点相差很小,但是熔点相差较大,可采用结晶法分离对二甲苯。
专利US5498822公开了一种分离对二甲苯的结晶方法,该方法先通过预冷器对混合二甲苯原料进行预冷却,然后通过单级结晶过程分离得到高纯度的对二甲苯产品。在实际的结晶生产过程中,制冷剂温度与混合二甲苯原料的温度相差很大,原料中的对二甲苯容易在预冷器的换热面结晶析出,从而降低预冷器的换热效果,严重时会堵塞预冷器,使后续结晶过程无法正常进行,因而需要经常对预冷器进行清洗。频繁的进行预冷器清洗将会增加结晶生产过程的操作成本,也不利于后续结晶过程的连续稳定运行。单级结晶过程中,为获得较高的回收率,结晶温度通常较低,所得对二甲苯晶体温度也较低,因此,在使用纯对二甲苯液体产品进行洗涤时,纯对二甲苯容易在洗涤过程中重结晶析出,进而堵塞过滤通道,使洗涤过程难以进行,难以取得良好的洗涤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生产对二甲苯的结晶方法中存在的能耗大、预冷器结垢严重、晶体洗涤困难的问题,提供一种新的对二甲苯的生产方法。该方法具有能耗低、预冷器结垢轻、晶体洗涤方便的优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对二甲苯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 混合二甲苯原料进入原料中间罐中,一部分原料I经母液换热器与预冷器冷却后返回到原料中间罐中,一部分原料II进入晶浆罐中,其中原料I与原料II的重量之比为1~100:1;
b)晶浆罐中的晶浆经增稠器增稠后得到预分离母液和浓缩晶浆,预分离母液进入结晶器中进行结晶,浓缩晶浆经固液分离器分离得到过滤母液和对二甲苯晶体,过滤母液进入结晶器中进行结晶,其中,预分离母液与过滤母液的重量之比为0.1~10:1;
c) 对二甲苯晶体在熔融罐中经加热后熔化,5~30%重量的对二甲苯返回固液分离器作为洗涤液,70~95%重量的对二甲苯作为产品进入产品罐;
d)结晶器中的晶浆经固液分离器分离后得到对二甲苯晶体和结晶过滤母液,对二甲苯晶体返回到晶浆罐中;
e) 结晶过滤母液分为两股,第一股占5~95%重量的结晶过滤母液I返回结晶器中,第二股占5~95%重量的结晶过滤母液II经母液换热器对混合二甲苯原料I进行冷却后进入母液罐。
上述技术方案中,晶浆罐为绝热操作;结晶器为立式刮壁结晶器,其底部为锥形;第一股占5~95%重量的结晶过滤母I液返回到立式刮壁结晶器的锥形部分;固液分离器为离心机、过滤机或晶体洗涤塔;增稠器为重力沉降槽、固液旋流器。
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a)中原料I与原料II的重量之比为10~60:1。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b)中预分离母液与过滤母液的重量之比为1~8:1。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c)中10~20%重量的对二甲苯返回固液分离器作为洗涤液,80~90%重量的对二甲苯作为产品进入产品罐。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c)中第一股占20~80%重量的结晶过滤母液I返回结晶器中,第二股占20~80%重量的结晶过滤母液II经母液换热器对混合二甲苯原料I进行冷却后进入母液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251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粗真空脱氢方法
- 下一篇:一种添加NaCl强化剩余污泥碱性发酵产酸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