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网络的组网方法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24809.0 | 申请日: | 2012-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330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迟永生;王光全;陆月明;张红;刘刚;何磊;郑波;王丽琼;王海军;杨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0/12 | 分类号: | H04B10/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刘芳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网络 组网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光网络的组网方法与装置。
背景技术
光网络规划是网络建设和运行维护方面的一项重要的技术,它关系到网络建设的成本、网络运行中的数据传输可靠性、网络业务流量的分布、网络的可扩展性等多方面的性能。汇聚网是光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可靠性直接影响到整个光网络的性能。
现有技术中,通常通过模拟仿真规划软件进行网络规划,模拟仿真规划软件主要包括美国VPIsystems公司的OpenPlan软件、荣群电讯(OPNET technologies)公司的仿真软件Opnet、美国MathWorks公司的软件Matalab、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开发的免费软件NS2(Network Simulator version 2)和美国CIENA公司的智能光网络规划软件On-Designer等,这些软件都不针对于光网络规划,所以一种高效简洁的光网络的组网方法的提出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汇聚组网方法与装置,以实现汇聚节点的位置部署的优化,提高光网络的组网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网络的组网方法,包括:
根据预设业务模型将接入节点划分为至少两个接入集,为每个接入集分配一个核心节点,其中,所述接入集包括至少一个接入节点;
对于每个所述接入集,根据所述接入集的各所述接入节点的位置和分配的核心节点的位置,确定汇聚节点的位置;
建立所述接入集的各所述接入节点与所述汇聚节点的光纤连接,建立所述汇聚节点与所述分配的核心节点的光纤连接。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网络的组网装置,包括:
接入节点划分模块,用于根据预设业务模型将接入节点划分为至少两个接入集,为每个接入集分配一个核心节点,其中,所述接入集包括至少一个接入节点;
汇聚节点确定模块,用于对于每个所述接入集,根据所述接入集的各所述接入节点的位置和分配的核心节点的位置,确定汇聚节点的位置;
组网模块,用于建立所述接入集的各所述接入节点与所述汇聚节点的光纤连接,建立所述汇聚节点与所述分配的核心节点的光纤连接。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提供的光网络的组网方法与装置,光网络的组网装置根据预设业务模型将接入节点划分为至少两个接入集,为每个接入集分配一个核心节点,对于每个接入集,根据该接入集的各接入节点的位置和分配的核心节点的位置,确定汇聚节点的位置,建立接入集的各个接入节点与上述汇聚节点的光纤连接,建立汇聚节点与分配的核心节点的光纤连接。根据预设业务模型对接入节点进行分类,可以提高用户接入和流量的均衡性。再根据各接入节点的位置和分配的核心节点的位置确定汇聚节点的位置,实现了汇聚节点的位置部署的优化,也大大降低了光网络组网过程中光纤布线成本,提高了光网络的组网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网络的组网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汇聚节点确定方法示意图;
图3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汇聚节点确定方法示意图;
图3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汇聚节点确定方法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汇聚节点确定方法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网络组网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光网络组网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网络的组网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248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