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天然气净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20030.1 | 申请日: | 2012-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869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袁惠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10L3/10 | 分类号: | C10L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16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天然气 净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天然气净化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具有脱除固体、半固体和液体石蜡功能的天然气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天然气净化装置是一种将天然气中的固体、液体分离的装置。专利201120125520.7结合产生惯性预分离的进口及进气腔、产生离心分离的直流式多管、发生重力沉降的排气腔和产生聚结分离的捕雾网,分离天然气中的细小液滴。专利03134160.8直接利用其压力能,或制冷机膨胀制冷,或甲醇滴注和氨压缩制冷系统制冷,或甲醇滴注等方法对天然气进行脱水和回收了天然气中的液态烃。专利01138807.2包括旋风除尘器、过滤器、排渣罐及污水暂存池,用于天然气除尘、脱水,不能用于天然气脱蜡。200620006221.0出气管顶部与筒体内壁之间设置有除雾器,在除雾器下方,竖直方向的出气管与筒体内壁之间还设置有导流板,用于除雾,不能用于天然气脱蜡。
由于固体和半固体石蜡具有粘结和流动性差的特性,现有这些专利都不能用于天然气含液较少时的固体和半固体石蜡分离。传统技术中用过滤的方法时,固体和半固体石蜡很容易将过滤介质堵塞。传统技术中用旋风分离的方法时,固体和半固体石蜡将沉积在旋分分离器内壁上,最终将使旋风分离器无法工作。因此如何设计一种既能够除尘、分离液体,又能分离固体和半固体石蜡的连续分离装置成为业界的一个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专利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的天然气净化装置不能分离固体石蜡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专利提供一种具有分离天然气中夹带的固体、半固体和液体石蜡,同时也能将其它粉尘和水一起分离的天然气净化装置,此外,旋流分离管能连续排蜡,使得本发明能连续脱蜡,且安装调试和操作维护方便。
本发明专利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天然气净化装置,包括外壳、旋流分离管、回流管和阀门;
所述外壳自上而下被上隔板、中隔板和下隔板分割成天然气集气腔、天然气进气腔、加热腔和集渣腔;
所述天然气集气腔顶部有天然气排气口;
所述天然气进气腔侧面上部有天然气进气口,下部有排零口;
所述加热腔侧面上部有加热气进气口,下部有加热气排气口;
所述集渣腔底部有排渣口和阀门,阀门的进口接排渣口;侧面有液位控制器;
所述旋流分离管具有筒体、进气管和溢流管;溢流管上端伸入天然气集气腔、下端插装在筒体内,进气管的进气口在天然气进气腔内,进气管与筒体相通且与筒体上部向下斜向相切;筒体下端伸入集渣腔;所述回流管联通天然气集气腔和集渣腔。
所述的旋流分离管在数量上至少1个,在结构上,其筒体上部为圆筒、中部为锥筒、下部为圆形底流管,锥筒大端直径与圆筒直径相同,下端直径与底流管直径相同;
所述旋流分离管的进气管位于圆筒的上部,其通道的横截面形状为矩形,长边与所述圆筒向下斜向相切,斜角为10-15°;
所述旋流分离管的溢流管从旋流分离管顶部插入,且与圆筒同轴固联。
所述的旋流分离管的圆筒的高径比为1.5-2.0,锥筒的锥角为18-22°,底流管的高径比为0.75-1.25;
进气管的矩形管通道横截面的长宽比为1.75-2.25,矩形管的宽度与圆筒直径之比为0.15-0.25;
所述溢流管的直径与圆筒直径之比为0.3-0.5。
所述的回流管为至少二根,且圆周均匀分布,回流管的上端与上隔板的上表面平齐、下端与下隔板的下表面平齐。
所述的加热腔侧面上部有加热气进气口,下部有加热气排气口。为了保证本发明内部的温度在石蜡熔点以上,通过通入加热蒸汽,对旋流分离管进行加热,同时,为了防止热量损失,通过在设备外壳表面包上保温材料对该设备进行整体保温。
作为一种安装结构,所述旋流分离管通过焊接联接在上隔板、中隔板和下隔板上。溢流管与上隔板焊接,焊缝在上隔板的上方;圆筒与上隔板焊接,焊缝在上隔板下方;底流管与下隔板焊接,焊缝在下隔板的下方。所述回流管也通过焊接联接在上隔板、中隔板和下隔板上。上隔板、中隔板和下隔板与外壳的联接方式为焊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天然气净化装置具有如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大学,未经常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200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切丝刀
- 下一篇:一种强化记忆汉字笔画位置的练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