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技术的用电信息采集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05864.5 | 申请日: | 2012-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102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杜光耀;刘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国智恒电力管理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C17/02 | 分类号: | G08C17/02;H04B7/185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皋吉甫 |
地址: | 100192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北斗 卫星 导航系统 技术 用电 信息 采集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领域的电信息采集的方法、系统和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将偏远地区居民用电信息(电能量)传输至电力公司用电信息管理系统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背景技术
电能表采集居民用电数据主要就近上送到附近集中抄表装置,一台集中抄表装置可同时连接几台、几十台,甚至上百台电能表。目前集中抄表装置主要通过光纤和公网通道传回部署在电力公司的用电信息管理主站系统,而对于广大人烟稀少的牧区,既无光纤通路,也尚无公网信号,这种地区在通信上则显得无能为力,而新铺设光缆也存在成本过高、通信架构受限等问题。
目前,存在GPRS无线电力远程抄表系统,电力部门可将工业和民用电表采集的用电信息数据通过GPRS网络实时传递到地、市、省级电力公司的用电信息管理主站系统,以实现对居民及工业用电信息的管理,及负荷分析等,参见附图1,然而该系统需要基于现有的GPRS网络,在广袤的无人区及高山峻岭地区,GPRS并不能完全覆盖,因此在通信盲区GPRS无线电力远程抄表系统并不能得到充分的应用。
如何找到一种行之有效的通信通道来满足此需求成了必须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旨在不改造现投运设备,不改造主站系统的情况下,利用北斗卫星双向通信功能将现场居民用电信息无缝接入到用电信息管理系统主站,实现现场采集数据到北斗通信通道的接入,能够实时,有效,可靠地获得通信不发达地区用电信息。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技术的用电信息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装置端的现场集中抄表装置采集用电信息生成抄表数据报文;
2) 装置端的北斗数据通信装置获取所述抄表数据报文,并将所述抄表数据报文通过数据转换生成北斗通信报文,通过装置端的北斗用户终端将所述北斗通信报文发送至前置端;
3) 前置端的北斗用户终端接收北斗通信报文,并由前置端的北斗数据通信装置将所述北斗通信报文还原成抄表数据报文的原始格式;
4) 中心主站应用服务器接收所述前置端的北斗数据通信装置发送的还原后的抄表数据报文。
此外,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技术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装置端北斗数据通信装置和前置端北斗数据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置端北斗数据通信装置包括:
第一数据传输单元,接收装置端的现场集中抄表装置采集用电信息生成的抄表数据报文;
第一转换处理单元,将所述抄表数据报文通过数据转换生成北斗通信报文;
第一北斗通信单元,通过装置端北斗用户终端将所述北斗通信报文发送至前置端。
所述前置端北斗数据通信装置包括:
第二北斗通信单元,通过前置端北斗用户终端接收装置端发送的所述北斗通信报文;
第二转换处理单元,将所述北斗通信报文还原成用电信息抄表数据报文的原始格式;
第二数据传输单元,将还原后的抄表数据报文发送到中心主站。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优点:
1、 能够解决通信盲区或通信受限地区的用电信息的管理;
2、 使高字节数量抄表数据报文得到准确高效地传输。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上述的优点结合以下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作出详细说明,其中:
图1为现有技术中远程抄表系统;
图2为本发明的远程抄表系统;
图3为北斗通讯报文格式;
图4为北斗通信报文中的电文内容格式;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远程抄表系统包括两部分:位于现场集中抄表装置侧的装置端,以及位于中心主站侧的前置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国智恒电力管理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国智恒电力管理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0586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