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容积利用率的燃油箱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93629.0 | 申请日: | 2012-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772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张碧荣;王涛;刘阳江;彭拔萃;廖玉懂;孙峰;谭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37/02 | 分类号: | F02M37/02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汇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5114 | 代理人: | 邓晓安 |
地址: | 545007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容积 利用率 燃油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油箱,尤其涉及一种在工程机械设备上使用的高容积利用率的燃油箱。
技术背景
大多工程机械设备都是由内燃机驱动,因此在这类机械设备上都配置有燃油箱用于储装燃油,通过吸油管从燃油箱中取油向发动机供油。在现有的燃油箱中,吸油硬管13的取油端都是固定在油箱箱体1底部某个位置,如图1所示,这种燃油箱在燃油充足的情况下不会有吸油管取不到油的问题,但当燃油箱内燃油较少且机器设备位于坡道上时,此时燃油箱箱体1会随着机器设备前后倾斜,如图2所示,位于燃油箱底部的燃油就向低处流动,取油端固定在燃油箱底部中间的取油管就取不到燃油而造成发动机停机。这种情况对于工程机械如装载机、挖掘机、推土机等尤其常见,这些机械设备常工作于野外偏远地区,远离加油站,机械设备的加油通常不方便及时,燃油箱内出现少量余油的情况经常出现,而这些机械设备的工作场地通常是坡面或崎岖不平的场地,在这种场地工作,机器设备也很难保持水平,油箱随着车身的倾斜而倾斜,因此工程机械设备上使用现有燃油箱在燃油箱内燃油不是很充足的情况下取油管经常取不到燃油而导致发动机熄火的情况时有发生。对于工程机械设备在坡面上熄火失去动力,使机器的很多功能丧失,轻则使机器被困于坡面,重则由于丧失了助力转向等功能使操作员不能控制机器造成人身财产损失的危险。因此对于现有燃油箱为了规避这种状况发生,必须时刻保证燃油箱内有足够的余油,这样就造成了燃油箱的容积实际利用率低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燃油箱在油量较少且燃油箱倾斜的情况下取油管吸不到油的缺点而提供一种在燃油箱内油量较少且油箱倾斜的情况下仍能取到燃油、燃油箱容积实际利用率高的高容积利用率燃油箱。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高容积利用率的燃油箱,其包括箱体,在箱体内设有吸油装置,吸油装置包括吸油接头、吸油软管、吸油嘴,吸油软管的一端通过吸油接头固定于箱体的上部,另一端与吸油嘴连接,吸油嘴位于箱体底部,在箱体发生倾斜时吸油嘴可在其重力作用下从箱体的高处滑动到低位置处。当燃油箱燃油余量不多且机器在坡面作业或其他原因引起前后倾斜时,燃油在其重力的作用下汇聚流到油箱的低位置之处,但吸油嘴在其重力的作用下也滑到燃油箱的低位置处浸没在燃油中,使其仍能吸到燃油,从而可降低燃油箱内燃油余量保有量的最少值,提高燃油箱容积的实际利用率。
在本发明中,吸油嘴呈不倒翁结构,其上部是与吸油软管连接的管状结构,下部为半球状结构,吸油嘴的进油口位于半球状结构上。优选位置是将进油口设置于半球状结构的底部。这样更能保证进油口能够吸到燃油。
在上述发明中,进油口位于半球状结构的底部中心部位,并在其所在位置处设有十字槽,进油口与十字槽连通。进油口设置在半球状结构的底部中心部位能够进一步降低燃油余量的最小值,十字槽却能避免吸油嘴与箱体底部接触时箱体底部堵住进油口而造成吸油装置吸不到燃油,同时还可避免吸到燃油箱底部的杂质。
上述发明中,吸油装置还包括吸油法兰盘,吸油法兰盘安装在箱体的顶部,吸油接头固定安装在吸油法兰盘上。通过吸油法兰盘安装,方便吸油装置安装与维护。
在本发明中,在箱体内设有回油装置和将箱体隔成两部分的隔板,隔板的底部设有连通隔板两侧的通道,回油装置与吸油装置分置于隔板的两侧。隔板将油箱的吸油装置的进油口和回油装置的回油口分隔在两个区域,能有效防止回油过程中产生的气泡从吸油口带到发动机燃油管路中,
在上述发明者,隔板前后方向布置,这样可以有效增加油箱的强度。
在上述发明者,隔板中部设有缓冲燃油冲击的圆孔,可以有效防止燃油的冲击。
在本发明中,回油装置由回油法兰盘和固定在回油法兰盘上的回油钢管组成,回油法兰盘固定安装在箱体的顶部,回油钢管的下端垂悬于箱体的中下部。这样可以方便回油装置的安装与维护。
在本发明中,箱体的底板为一折弯板构成,其前部与前侧板相互垂直连接,后部向上折弯与箱体后侧板成钝角相交连接。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燃油箱的吸油装置的进油口随着吸油嘴的移动而在油箱底部移动,在油量较少且发生油箱倾斜时,吸油嘴可移动到位于油箱低处的燃油聚集区,确保吸油装置能够吸到燃油不致使发动机熄火,由此也可降低燃油箱内最少燃油的保有量的要求,提高了燃油箱容积的实际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燃油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燃油箱中燃油余量少且工作在坡面上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燃油箱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936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