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试井资料中续流数据的分析处理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81796.3 | 申请日: | 2012-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525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石庆兰;陈蓉;凌毅立;张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凌毅立 |
主分类号: | E21B49/00 | 分类号: | E21B49/00;E21B47/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毛丽琴 |
地址: | 100083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资料 中续流 数据 分析 处理 方法 系统 | ||
1.一种试井资料中续流数据的分析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预先测定的各种岩性条件下等时速率与各种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所述等时速率与各种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包括等时速率与渗流状态的关系、等时速率与渗透率的关系、等时速率与污染的关系、等时速率与裂缝窜流特征的关系;
根据等时速率与各种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获取等时速率与储层岩性、储层结构、流体特性之间的关系数据,并建立等时速率数学模型;
在对储层试井过程中,在不同采集时刻分别采集井底压力,并获取等时速率VP=(P2-P1)/(t2-t1)与等时时间间隔t=t2-t1之间的对应关系VP~t曲线作为实测等时速率曲线;其中,P2与P1分别为等时时间间隔t的结束时刻t2与开始时刻t1采集到的压力值;
选取试井解释模型参数,根据建立的等时速率数学模型和选取的试井解释模型参数,计算在不同时刻的模型等时速率VP’,并获取VP’与模型等时时间间隔t’=t2’-t1’之间的对应关系VP’~t’曲线作为模型等时速率曲线;其中,VP’为在等时速率数学模型下,根据选取的试井解释模型参数获取到的模型等时时间间隔t’对应的等时速率;
将模型等时速率曲线与实测等时速率曲线进行拟合,获取储层特征参数,所述储层特征参数包括渗透率K与窜流时间tc。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等时速率与储层岩性、储层结构、流体特性之间的关系数据具体为λQBu/K;
其中,λ表示地层流体的窜流系数,为预设大于零的常数;Q表示平均生产产量;B表示地层流体体积系数;u表示粘度;K表示地层流体的渗透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等时速率数学模型为:
VP=λQBu【lg(((t2(tP+t1))/((t1(tP+t2)))/(t2-t1)】/Kh;
其中,VP表示模型等时速率VP’;t1表示等时时间间隔t’的开始时刻t1’;t2表示等时时间间隔t’的结束时刻t2’;tP表示生产时间;Q表示平均生产产量;B表示地层流体体积系数;u表示粘度;K表示地层流体的渗透率;h表示储层厚度;λ表示地层流体的窜流系数,为预设大于零的常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λ的取值根据储层的介质类型以及窜流时间tc预设为1.81~2.59。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层根据介质类型包括单介质渗流储层与多介质渗流储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根据所述等时速率数学模型设定单介质渗流储层的等时速率方程为:
VP=λQBu【lg(((t2(tP+t1))/((t1(tP+t2)))/(t2-t1)】/K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凌毅立,未经凌毅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8179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