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轨自动伸缩门的导正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69469.6 | 申请日: | 2012-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730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赵建华;周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九竹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D13/00 | 分类号: | E05D1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汇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8 | 代理人: | 陈扬 |
地址: | 21110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轨 自动 伸缩 导正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轨自动伸缩门,尤其是涉及一种能使无轨自动伸缩门在展开或收缩过程中保持直线运动的导正装置。
背景技术
自动伸缩门一般分为有轨和无轨两种,其中有轨伸缩门需要在地面铺设轨道才可实现直线运动,增加了安装上的麻烦,也为通过的车辆和行人带来不便。现有的无轨自动伸缩门虽然不用专门铺设两条专用轨道,但也需要在地面铺设一条导轨,并在伸缩门地步设置滚轮,滚轮沿着导轨两侧滑动,伸缩门通过导轨和导轮实现直线运行,但其本质上并未脱离轨道,也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无轨。因此,提出又提出一种具有导正杆的自动伸缩门,导正杆错位设置在门框底部,用于在自动伸缩门展开或伸缩时与门框上的导正槽位配合,实现自动门的直线运行。该方案虽然解决了直线导正的问题,但导正杆在导正槽内错位配合容易摆动,结构不稳固,但如果配合太紧则摩擦力太大,影响自动伸缩门的正常运动,因此,仍需要提出一种用于无轨自动伸缩门的导正结构。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缺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轨自动伸缩门的导正装置,其技术方案是:
一种无轨自动伸缩门的导正装置,包括:内部导轨段,中间导轨段,外部导轨段,固定轨,以及滚珠架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珠架组构成所述外部导轨段、中间导轨段、内部导轨段和固定轨之间可滑动地接合的支撑结构,所述外部导轨段、中间导轨段、内部导轨段还安装有用于垂直支撑的落地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滚珠架组包括滚珠及滑板。
进一步地,所述落地组件为落地轮。落地组件成对地设置在所述外部导轨段、中间导轨段、内部导轨段。
本发明的优点是,通过机械式导正装置的伸缩,实现了导正装置和门体伸缩的同步,通过件固定轨和地面的连接规定导正方向,使门体运行时沿轨道方向直线前进,结构简单稳定,易于实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导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了解本发明的技术内容,特举具体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说明如下。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导正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该导正装置尤其用于无轨自动伸缩门的直线导正。导正装置包括外部导轨段1、中间导轨段2、内部导轨段3、固定轨4及滚珠架组5,该滚珠架组5包括滚珠6和用于部分地容置滚珠6的滑板7,外部导轨段1、中间导轨段2、内部导轨段3和固定轨4上设置有用于部分地容置滚珠6的凹槽,如图1所示,外部导轨段1、中间导轨段2、内部导轨段3之间以及内部导轨段3与固定轨4之间通过滚珠架组5和凹槽可滑动地接合,外部导轨段1、中间导轨段2、内部导轨段3及固定轨4之间伸缩或展开,通过滚珠架组5实现相对位移。
外部导轨段1、中间导轨段2以及内部导轨段3还安装有用于在垂直方向A-A上支撑导正装置的落地结构8,在本实施例中,落地结构8为成对地设置在外部导轨段1、中间导轨段2和内部导轨段3的两侧的落地轮8。当然,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落地组件4也可以使仅仅安装在外部导轨段1、中间导轨段2以及内部导轨段3中的一个或者2个上,而不必每个外部导轨段1、中间导轨段2以及内部导轨段3都安装落地组件。
在安装时,导正装置安装在无轨自动伸缩门的底部,其中外部导轨段1安装在无轨自动伸缩门的门头或门框底部(未示出),固定轨4的一端固定于地面,另一端通过其上成对设置的外部凹槽8a和上述滚珠架组5与内部导轨段3可滑动地接合并可以在伸缩时产生滑动。如此,在无轨自动伸缩门伸展的过程中,导轨组将依次展开,并类似钓鱼竿形状地在导正方向上直线运行,实现机械导正。而在收缩时,导轨组依次收缩,实现无轨自动伸缩门的直线运行导正。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九竹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九竹科技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694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